惟其难,方显为民情怀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近日,万石镇的几位朋友来访,闲聊中告知,我市城乡公交225路已经与常州市漕桥的68路、70路公交对接了,他们到常州办事更为方便。谈话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去年10月1日起,我市原从城区到各镇(街道)的农公车统一成为城乡公交,而且实行低票价,持有爱心卡、敬老卡和学生卡的乘客分别可以享受免费或优惠,这是去年政府为民实事工程之一,惠及全体市民,受到广泛好评。  城乡公交运行以后,就有市民通过媒体反映,乘坐225路到常州去很不方便。因为原先的农公车一直到漕桥的公交站,与常州的68路、70路公交是“无
  

  近日,万石镇的几位朋友来访,闲聊中告知,我市城乡公交225路已经与常州市漕桥的68路、70路公交对接了,他们到常州办事更为方便。谈话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去年10月1日起,我市原从城区到各镇(街道)的农公车统一成为城乡公交,而且实行低票价,持有爱心卡、敬老卡和学生卡的乘客分别可以享受免费或优惠,这是去年政府为民实事工程之一,惠及全体市民,受到广泛好评。

  城乡公交运行以后,就有市民通过媒体反映,乘坐225路到常州去很不方便。因为原先的农公车一直到漕桥的公交站,与常州的68路、70路公交是“无缝对接”的。新设置的225路终点站却只到南漕敬老院,距漕桥的那个公交站还有近1公里路,到常州探亲、办事还得再次转车。结果是,这短短1公里“催生”了当地的私人营运车,乘车费远远超过城乡公交车票价。当然,市民对此也理解,按照常理,城乡公交只能在自己的行政辖区内营运,能否跨地域与人家对接、人家是否愿意对接,还是个未知数,总不能“一厢情愿”吧!

  有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尽管那为民实事工程的“最后一公里”不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上,但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却似“中梗阻”,能否打通它,考验着政府部门的担当、能力与智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跨地域的公交对接,政府部门应该是与邻市做了不懈的协调的。打通为民实事工程的“最后一公里”,难怪市民喜从心生。

  此事也再一次说明一个朴素的道理:为民服务无止境,但事在人为;惟其难,更显为民情怀。(许季涛)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