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昨天,2013中国宜兴国际素食文化暨绿色生活名品博览会在大觉寺开幕,来自法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以及台湾、宜兴等地的各色素食、绿色食品、有机产品“争奇斗艳”,宜兴主题馆、台湾名品馆、国际美食小吃街等场馆展区人头攒动。素博会上,“宜兴style”、“两岸style”、“国际style”交汇融合,演绎出素食清雅精髓与宜兴城市魅力的“和谐乐章”。从今日起,本报策划推出“素博会中的style”专题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领略其中的风格韵味。
江南特色的“白墙黑瓦”,郁郁葱葱的人造“竹林”,循环演绎的地域风光片……昨天,位于大觉寺会展区的太华馆以精巧的设计,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驻足观赏。
“灵秀太华果真名不虚传。”“一进来,有点回家的感觉。”……昨天,位于大觉寺会展区A区的我市各个乡镇展馆热闹非凡,每个展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在各式各样的展馆中,太华馆独特的布局赚足了游客的眼光,有的游客目不转睛地盯着展馆内播放的太华风光片,并不停地向工作人员询问屏幕中出现场景的所在地;有的则对展馆的布局大加赞赏,饶有兴致地向工作人员打听设计的灵感。来自新疆伊犁的游客马春花,一走进太华馆,就格外兴奋,她说:“这里的布局别具一格,还用不同形式表现了当地的一些自然景观,我真想马上就去现场看看。”据该镇相关人士介绍,他们专门聘请了上海大型展会专业公司精心设计了这个展馆,并且充分融入了当地生态、养生、休闲、文化等特色,彰显当地的景色。与太华馆相邻的张渚馆、西渚馆等展馆也都特色鲜明,将当地的特有元素加入其中,为游客提供了一场颇具地方特色的“视觉盛宴”。
(张胤 王和)
“看,这是丁蜀馆,丁蜀就是宜兴盛产陶的地方吧!”昨天中午,来自苏州的游客徐春,指着悬挂在展馆上方的“丁蜀馆”三个字,边说边拉着同伴走进展馆。素博会上,作为宜兴馆中展现陶形象的丁蜀馆,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璀璨“明珠”。
朱丹的智竹提梁壶,徐曲的玉柱壶……丁蜀馆展出了我市十多位青年陶艺家100多件近几年来的得意作品。手持相机,为每一件作品留影;向工作人员细心请教,学习作品制作过程……昨天的丁蜀馆,一片热闹景象。在展馆内,来自台湾的游客刘国伟看到摆放在玻璃柜中的件件紫砂作品后,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说:“这就是宜兴的紫砂壶吧!我以前只是听说宜兴的紫砂壶,此次亲眼看到,感觉真棒!”说着,他又高兴地说:“真是不虚此行了!”丁蜀馆还吸引了很多宜兴本地的陶瓷热爱者。今年26岁、来自丁蜀镇的张梅夕是一名刚踏进陶瓷行业的新人,站在展柜前,每件作品她都要仔细研究好几分钟。她说:“素博会不仅让我了解了素食文化,更让我有了一次学习陶艺的机会!”
(杜京)
品一杯香茗、论一回茶道……昨天,素博会的重要展馆——宜兴主题馆成了广大游客争相参观的场馆。有别于同展区的其他展馆,宜兴主题馆没有华丽的色彩,也没有炫目的推介,只有满眼的竹韵和满室的茶香。在这里,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静下心来,享受这份别样的宁静。
在这片宁静中,我们见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士——周薇平,国家级茶艺技师、本次宜兴主题馆的茶艺负责人。在为期5天的素博会期间,她每天都会出现在这里,向四海宾朋展示宜兴茶叶的优秀品质。在她的工作台上,一大杯色泽金润、气味淡雅、状如凤尾的茶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一位满头花白的老人走上前来问:“这是什么茶?泡出来的颜色竟是金黄色的。” “这是我们宜兴的‘阳羡金兰’,我给您泡杯尝尝如何?”看到老人眼中的好奇,周薇平微笑着邀他坐下,一边完成茶艺表演一边向他解释,听了周薇平的话,老人赶紧拿起刚刚泡好的一杯“金兰”,细细品尝,愉悦的光彩荡漾眼底。
“阳羡金兰”只是我市众多名茶中的一种,本次宜兴主题馆汇聚了来自茶研所、盛道茶业、茗鼎茶业、阳羡茶业、乾元茶场、红岭茶场等11个企业生产的各类优质茶叶,是宜兴茶业的一次高品质展示。无锡市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群峰说:“素博会不仅给了宜兴茶业一次集中展示的机会,更为两岸的业界同仁搭建了一个品茗言欢、交流合作的平台,非常好!”
(耿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