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茶叶带动农村经济(资料图)
淘壶人8月29日讯(记者 米格)记者昨日从江苏省宜兴市政府获悉,2013年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783元,位列全省县(市)第六位,其增幅连续4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
当日,宜兴市政府召开了富民增收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宜兴市委副书记周中平介绍说,宜兴是苏南地区农村面积最广、农业规模最大、农民数量最多的县市之一,宜兴始终围绕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紧扣收入倍增目标,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农民创业就业、现代农业等六大工程,农民增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4:1,低于全省2.39:1的水平。
记者了解到,宜兴先后投入近200亿元,实现了城乡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绿化、管理等“七个一体化”。实施村庄环境整治两年来,累计投入整治资金15亿元,完成3324个自然村的环境整治任务,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218个,累计创建陶都美丽乡村40个,建成了一批无锡市级以上示范村,张渚镇善卷村、湖氵父镇张阳村先后被评为全省首批最美乡村和住建部第一批全国村庄规划示范村。大举措改善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宜兴的农村,已经是城市人更向往,农村人更留恋,工商资本进了乡村、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创业。
近年来,宜兴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人次保持13%左右的年均增幅。去年,全市接待游客157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162亿元,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湖氵父镇洑西村“篱笆驿站”等农家乐发展如火如荼,户均收入超过30万元。形成“环境带来效益、环境促进发展、发展反哺环境”的良性循环模式。
据介绍,宜兴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先后制订出台“城乡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获证奖补”、促进全民创业工作等政策意见,努力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城乡充分就业率达到95.1%,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累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129家,合作社家数、社员人数、省级示范社数量均居无锡首位。累计建成无锡市级以上“五好”示范社52家,组建了74家村级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个人股分红总额累计达1.01亿元,惠及全市8万村民,村民变“股民”,农民资产性收益不断提高。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