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高考首日即景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莘莘学子带好“装备”轻松上阵

        考生随身携带的笔袋,装满了考试必需的文具,也装满了努力和希冀;家长双手护着的爱心便当盒,盛放着精心烹制的家常菜,也盛放着温暖和鼓励;交警手中的对讲机,传递着学校周边的实时路况信息,也传递着关切和呵护……昨天,高考第一天。风雨声声,凉意阵阵,高考悄然形成一个无形的“磁场”,多少人为之奔忙。本报记者走进学校考场、考生住宿点等处,聚焦与高考相关的一件件“小物”,包括考生的笔袋、家长的便当、送考老师的“百宝箱”、民警的对讲机、“爱心送考”车队的哥的纸巾、卫监人员的农药速测卡等,感受到的是社会各界对广大考生的关爱。
  莘莘学子带好“装备”轻松上阵
  一套充足的考试“装备”是考生必不可少的。“0.5mm黑色签字笔、磨砂橡皮、直尺……”昨天上午8点不到,刚被妈妈送到省宜兴中学门口的蒋璐,从书包里翻出了笔袋,仔细地检查起来。
  3支黑色签字笔、2支备用黑笔芯、2支2B铅笔,一套圆规……考试用品将这个透明笔袋填得鼓鼓的。“这些东西除了笔芯外,我都没换新的,还是平常的东西用起来顺手。”为了应付突发情况,蒋璐特意多准备了几支笔和笔芯,连橡皮和尺都是双份的。“这些可是我应对高考的‘武器’,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她笑着说。
  说起高考,准备充分的蒋璐显得比较淡定。“虽然高考的意义重大,但我觉得平常心也很重要。”她告诉记者,这几天,为了缓解考前紧张的心情,她晚自习结束后,经常会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开开玩笑、拉拉家常,然后看半个小时左右的书,就睡觉了。为了考试方便,家住和桥的她前天晚上还特意住到了城区的外婆家。“前两天还和同学讨论高考结束后干什么呢!”蒋璐说,高考完之后,她想去旅游、想学游泳、还想打工,对于高考后的生活,她显得颇为期待。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