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杭高铁加速宜兴发展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即将正式开通的宁杭高铁,将打破原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影响着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也让宜兴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活力的新兴中等城市之梦离实现越来越近。
        编者按:“高铁时代”——近年来,每每提及这四个字,每一位宜兴人都会情不自禁地眉头高扬、展露笑颜,心中顿时涌起无比的期盼和振奋。交通,永远是检验城市发展脚步和架构未来空间的重要坐标。宁杭高铁,这样一条贯通南京-杭州、奔穿陶都大地的高速铁路即将正式开通。她宛如一条交通大动脉,为宜兴的城市梦想和发展蓝图注入更多的热血和养分。宜兴,面对奔腾而来的“高铁时代”,除了兴奋与欢呼之外,更多的是思考和努力。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抢抓高铁机遇,力推城市发展,各有关部门、镇园时不我待,结合自身实际,“搭乘”高铁快车。为此,本报特策划推出“主动作为 融入‘高铁时代’”系列报道,分析现状,思考未来,共同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
  如果说一条铁路就是一条经济大动脉,那么一条高速铁路就是一条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即将正式开通的宁杭高铁,将打破原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影响着沿线产业和城市规划的重新布局,也让宜兴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活力的新兴中等城市之梦离实现越来越近。
  沪宁杭同城效应加速扩散,宜兴如何确保成为其中关键性、战略性的节点城市;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高铁时代下,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健康有序演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市规划局副局长贾俊介绍说,早在2010年,我市就已提前编制完成《迈向高铁时代的宜兴特色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其中产业发展战略将加快推动电线电缆、环保设备、陶瓷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商务办公、休闲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以滨湖科技创新服务等为代表的第四产业。为配合产业发展战略,空间总体布局则将形成“三区三带” 城乡崭新面貌。北部传统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形成重要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低碳产业集聚区,中部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区则定位为中国生态低碳示范城市、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和具有国际品质的文化旅游城市、太湖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南部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努力打造成高铁时代环境品质与综合形象的“黄金名片”。“三带”则是产业空间分布的总体框架和发展轴线,分别为北部产业集群发展带,太湖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带、西太湖(滆湖)环保产业生态发展带。
  高铁时代的到来,让长三角地区城市发展迎来一个崭新格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我市最大的竞争优势。”为更好地打造和推广宜兴的旅游大餐,去年我市专门成立了江苏宜兴旅游产业集团。集团总经理夏建伟说,宜兴拥有万顷竹海、茶园,古老溶洞以及悠久的陶文化等,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完全有条件成为沪宁杭城市居民理想的“后花园”。为此,我市已提前布局,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善卷洞景区、云湖景区、阳羡生态旅游风景区建设,以湖氵父   为主的宜南山区乡村生态旅游生机勃发……通过加大和周边城市旅游单位的对接力度,各种焕然一新的旅游套餐将把宜兴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抢搭高铁“快车”,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也开始进入加速期。一座集商业商务、旅游集散、文化休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高铁新城正拔地而起。目前,东氿大厦、万达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盛大开幕,城东金融商务集聚区“羽翼渐丰”;总投资30多亿元的九如城“养老综合体”也正快速推进,有望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康复养老目的地;投资10亿元的中国艺术家村,将吸引一批艺术大师,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交流基地,有望形成百亿级销售的文化产业基地。到2015年,我市将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文化旅游业”三足鼎立的产业格局。
  “高铁时代”的到来,将促进宜兴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将得到不断提升。在不久的将来,一个富有鲜明个性、充满现代气息、宜商宜居的新兴中等城市,必将在长三角城市群中脱颖而出,成为宁杭线上、太湖西线的一颗璀璨“明珠”。(赵辉)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