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新枢纽、一座新城、一次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宁杭高铁的通车同时“到站”,《宜兴高铁时代发展战略规划》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一个新枢纽、一座新城、一次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随着宁杭高铁的通车同时“到站”,《宜兴高铁时代发展战略规划》逐步从“概念”走向现实。
高铁使宜兴从长三角的地理几何中心,变成了沪宁杭城镇群的黄金节点,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市规划局局长朱乾辉在接受《宜兴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宜兴要充分把握高铁带来的新机遇,坚持生态优先与环境保护,彰显和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水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与城市“双升级”战略。早在2010年,我市就已提前编制完成《宜兴高铁时代发展战略规划》,为配合产业发展战略,我市空间总体布局将形成“三区三带”格局。北部传统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形成重要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低碳产业集聚区,中部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区则定位为中国生态低碳示范城市、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和具有国际品质的文化旅游城市、太湖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南部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努力打造成“高铁时代”环境品质与综合形象的“黄金名片”。“三带”则分别为北部产业集群发展带、太湖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带、西太湖(滆湖)环保产业生态发展带。此外,我市还完成了高铁新城相关规划,全力建设集商业商务、旅游集散、文化休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城市综合片区。
“高铁时代”到来后,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势、劣势有可能被同时放大,这需要我市根据实际,对既有战略进行重新思考,趋利避害、放大优势。对此,朱乾辉表示,应对“高铁时代”,我市要调整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如更加突出“休闲度假”部分,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都市休闲度假中心;要在宁杭城市带中央商务功能提升上多做“文章”,倾力打造沪宁杭的中央商务花园;宜兴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独具特色,未来还要规划更多展示交流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陶艺会展、文化交流的胜地。
同时,“高铁时代”带来了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发展策略上的变革。在市域空间上,我市将更加重视城乡统筹,重点把宜兴生态优势区域充分开发并利用起来;在产业空间上,强化“三区三带”的功能安排,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上,着力拓展高铁新城的新空间,突出其商务商业功能。此外,高铁还带来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变革,我市将重构区域交通路网骨架,建设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对接高铁枢纽,大规模调整目前以“公路客运”为中心的交通系统,全力构筑以“高速铁路为龙头,高速公路为骨架,市级干线为支撑,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使群众出行更便利。
(李震)
高铁使宜兴从长三角的地理几何中心,变成了沪宁杭城镇群的黄金节点,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市规划局局长朱乾辉在接受《宜兴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宜兴要充分把握高铁带来的新机遇,坚持生态优先与环境保护,彰显和发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山水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产业与城市“双升级”战略。早在2010年,我市就已提前编制完成《宜兴高铁时代发展战略规划》,为配合产业发展战略,我市空间总体布局将形成“三区三带”格局。北部传统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形成重要的现代先进制造业基地和低碳产业集聚区,中部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发展区则定位为中国生态低碳示范城市、长三角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和具有国际品质的文化旅游城市、太湖西岸的重要中心城市;南部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将努力打造成“高铁时代”环境品质与综合形象的“黄金名片”。“三带”则分别为北部产业集群发展带、太湖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带、西太湖(滆湖)环保产业生态发展带。此外,我市还完成了高铁新城相关规划,全力建设集商业商务、旅游集散、文化休闲和居住功能于一体的新兴城市综合片区。
“高铁时代”到来后,城市自身竞争力优势、劣势有可能被同时放大,这需要我市根据实际,对既有战略进行重新思考,趋利避害、放大优势。对此,朱乾辉表示,应对“高铁时代”,我市要调整城市发展目标和定位,如更加突出“休闲度假”部分,把我市建设成长三角都市休闲度假中心;要在宁杭城市带中央商务功能提升上多做“文章”,倾力打造沪宁杭的中央商务花园;宜兴历史文化资源深厚、独具特色,未来还要规划更多展示交流平台建设,着力打造中国陶艺会展、文化交流的胜地。
同时,“高铁时代”带来了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发展策略上的变革。在市域空间上,我市将更加重视城乡统筹,重点把宜兴生态优势区域充分开发并利用起来;在产业空间上,强化“三区三带”的功能安排,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在中心城市的空间发展上,着力拓展高铁新城的新空间,突出其商务商业功能。此外,高铁还带来了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变革,我市将重构区域交通路网骨架,建设更加便捷的交通网络以对接高铁枢纽,大规模调整目前以“公路客运”为中心的交通系统,全力构筑以“高速铁路为龙头,高速公路为骨架,市级干线为支撑,覆盖城乡、开放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使群众出行更便利。
(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