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市民文明好习惯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告别不文明观看习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观演礼仪的问题根本并不在于剧场的管理,而是平日文明观赏、尊重艺术的意识缺失的体现。
        近日,一场精彩的二胡演奏会在我市成功上演,精湛的演奏技艺、经典的曲目激荡着观众的心灵。这几年,在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类似的文艺演出活动蓬勃发展,使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文艺演出,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愈发提升。但令人遗憾的是,在观演过程中,与高雅演出、与文明城市格格不入的各种不文明现象却随处可见。
  迟到、大声喧哗、中途退场、吃零食、小孩打闹追逐、谢幕时纷纷离席……这种种不文明现象往往让主办方尴尬不已,也严重影响演出和观看效果。此次二胡演奏会后,一位演奏家就反映,演出过程中一些观众不停地发出杂音,严重影响他的现场表演,差点中止演出。因此,如何培养良好的观赏礼仪,以一种文明、优雅的观赏方式去欣赏演出,体现出的是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查询一下演出应有的观赏礼仪,许多要求其实不难做到,如着装适宜、提早15分钟进场、保持安静、有序退场等。当然,东西方欣赏传统有所不同,一些礼仪需要学习,如交响音乐会中乐队演奏完一支乐曲时、歌剧中独唱结束时、芭蕾舞独舞结束时方可鼓掌……高素质的观众,往往会激发艺术家更澎湃的激情和更出色的发挥,将格外的精彩回馈给观众。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他人,尤其在公众场合,必须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礼仪和“规矩”,这是个人修养,也是城市素质。
  告别不文明观看习惯,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观演礼仪的问题根本并不在于剧场的管理,而是平日文明观赏、尊重艺术的意识缺失的体现。当务之急是诉诸行动,见诸细节,从点点滴滴做起,逐步养成习惯,把礼仪教育作为提高文明水平的基础工程抓好。其实,只要人人学会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想,那么在公共场所观看演出时的那些不文明、不和谐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甚至可以得到杜绝。
  随着市文化中心的建成,今后我市高水平的演出会越来越多,文明观演,我们应该准备好。(黄波)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