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 创新托举文化瑰梦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丁建惠是宜兴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虽已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二十多年,但这两年她的干劲却越来越足。市里年年都出台推动文化发展的激励政策,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大家的干劲自然足! 上月底,丁建惠收到了2014年《中共宜兴市委、宜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宜兴来说,文化更是彰显特色、决胜未来的一大优势。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宜兴人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敢闯、敢试,着力打造文化建设的“宜兴样本”,不断彰显宜兴独特的文化魅力,加快提升未来发展的竞争实力。

加快标准、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社会力量不断参与到文化领域,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观念和机制的转变……自2011年宜兴首次把“大力发展文化软实力综合体系”纳入《宜兴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来,市委、市政府站在战略的高度,以全新的视角来推动文化发展与繁荣。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激活了文化强市的源泉,从上到下的政府推力和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加速汇聚,掀起了文化宜兴建设新高潮,托举起宜兴人的文化瑰梦。

新政策激发新干劲

丁建惠是宜兴市文广新局文化艺术科科长,虽已从事基层文化工作二十多年,但这两年她的干劲却越来越足。“市里年年都出台推动文化发展的激励政策,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很有成效,大家的干劲自然足!”

上月底,丁建惠收到了2014年《中共宜兴市委、宜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各镇(园区、街道)新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符合相关条件,经考核确认,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补助;对新建农村数字影院,实际投资额500万元(不含土地征用费)以上的,建成营运后,按投资额的2%给予一次性奖励(限额20万元)……翻看其中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激励新政,这位资深的文化工作者倍感振奋。

首次成立文化宜兴建设领导小组,连续出台《关于宜兴市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意见》等7个政策文件;以创建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市、镇、村三级联动,改、建、用并举,着力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2011年以来,宜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春雷”就不断响起,市委、市政府对文化投入力度也前所未有。

作为这些政策的实践者,丁建惠真实地看到了新政释放的红利:各类扶持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了镇(园区、街道)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推动了文化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点燃了基层文艺创作热情。目前,西渚镇、环科园、芳桥街道等地的一大批文化中心启动建设,全市村(社区)文化服务标准化提升工程也全面启动,文化服务均等享受、文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陶都百姓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宜兴均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单。

新机制增添新力量

4月28日,2014徐悲鸿艺术节在徐悲鸿雕塑广场开幕,引来了海内外众多文化艺术界人士。开幕当天,由江苏省宜兴市泽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的宜兴徐悲鸿艺术馆也揭开了“面纱”。这个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的艺术馆的处女展是“故乡行--徐达章、徐悲鸿、廖静文、徐庆平书画展”。这是徐家祖孙三代作品首次在宜兴同时展出,其中徐悲鸿的《和合二仙》作品更是首次在公众面前展出。

在宜兴,民间力量办艺术场馆、参与全市性的重大节庆活动,市泽润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并非首家,也非个例。2012年,宜兴出台了《市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宜兴民办博物馆(收藏馆、艺术馆)建设的意见》,以开放的姿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设施等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与此同时,宜兴通过奖励和扶持政策的杠杆效应,确保了这些文化设施长期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造了便利、提供了多样化的平台。

在利好政策的激励下,吴冠中艺术馆、城市美术馆等民间场馆雨后春笋般崛起,并向公众免费开放,承担起公益性服务职能。江南明清家具艺术馆、宜兴文博园、宜兴古陶博物馆等民办博物馆,也按照民办公享的模式有序推进。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民间资本开办的书画类艺术场馆就有50多家。这些民间资本、社会力量犹如新鲜的血液,成为宜兴文化强市的一支生力军。

新理念开辟新天地

今年来,市锡剧团团长姜明忙且充实着。“上半年我们演出了113场次,基本实现满负荷运行。”前几年还因剧团“吃不饱”而担忧的姜明,如今愁眉尽展。

近年来,大量民间资本参与文化领域的角逐,市民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些现实让市锡剧团看到了商机,也面临着挑战。如何走出“吃不饱”的困境,让优质资源释放更大的效益?去年起,剧团把观众爱看的戏文类型进行了集中的搜集整理,从中梳理了一批新剧目,并请国家一级导演王锡春来团执导了传统戏《拜月记》。因为符合群众口味、排演水平较高,新编的《拜月记》演一场、火一场。“这次‘试水’,让我们看到了观念转变带来的广阔天地。”姜明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方式,让剧团尝到了甜头。今年以来,他们又积极探索为相关部门提供专业文化宣传服务,而且很快打开了局面。今年上半年,剧团演出收入达60多万元,观众达10多万人次。

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骨干力量。但前几年,很多单位都与市锡剧团一样“吃不饱”、没活力。为打破僵局,宜兴按照供需对接原则,以绩效考核作为“指挥棒”,引导他们突出公益属性、强化服务功能、增强发展活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市文化馆开展“三免服务”,派业务人员分赴全市各地蹲点,提供免费的文艺辅导服务,开设音乐、戏剧等类别的免费培训,小剧场全年无休免费开放;市图书馆通过举办开展“书香宜兴”读书节、“阅读达人”评选等系列创新型读书活动,人气指数显著提升,去年实现流通人次244564人,新增注册读者3085个……创新的运行机制和观念让文化资源释放出新的活力,更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了优质的文化服务。(陈丽赵 辉、陈娇)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