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笔下写宜兴 诗情画意景色美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岁月在不经意间流走,但又有谁能辨识得出宜兴这座城的变化,依旧似文人墨客笔下描绘的那般,当真是极好的!小编也文艺一回,给大家寻到了不少名家的文章,让俺们一起在文章中拾取宜兴的美景吧. 一、阳羡·茶场 说起阳羡,苏东坡曾四次到过宜兴,饱览了宜兴佳山秀水,写就若干诗词,例如...

岁月在不经意间流走,但又有谁能辨识得出宜兴这座城的变化,依旧似文人墨客笔下描绘的那般,当真是极好的!小编也文艺一回,给大家寻到了不少名家的文章,让俺们一起在文章中拾取宜兴的美景吧.

一、阳羡·茶场

说起阳羡,苏东坡曾四次到过宜兴,饱览了宜兴佳山秀水,写就若干诗词,例如他的《桔颂帖》写道:“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

阳羡

江苏宜兴,古称阳羡。濒临太湖,其地层峦叠嶂,风光绮丽,更兼有“善卷”、“张公”、“灵谷”三洞之胜,吸引著无数海内外游客。不少慕名而来的旅游者,在饱览了宜兴的湖光山色、洞天奇景之后,都忘不了沏上一杯“阳羡茶”来品尝一番。阳羡茶充满中国一脉相承的茶文化意韵,早已单纯超出解渴的范围。

阳羡茶场

二、大觉寺

于丹曾提笔写过大觉寺,里面有一段是这样的:“在宜兴大觉寺,坐下来吃第一餐饭,头道汤浓香雪白,入口鲜美得几乎呛住,舌根都软酥下来。……那一刻,禅意缭绕,唇齿萦香,平日里在油炸快餐和味精辣椒里日渐粗犷的味蕾一点点复苏了细腻。恍然。”

大觉寺

大觉寺是禅宗临济宗道场。南宋咸淳年间,由志宁禅师创建,至今约有七百多年历史。大觉寺建址位于横山水库东侧,鸡龙山岕,周边资源优越,依山傍水,是现代与古文化的结合,具有仿古的江南建筑风格,通过佛教文化的引入,传播佛教思想。

交通信息:乘坐宜兴202路旅游二线, 在云湖景区站下车,步行可至大觉寺。

三、云湖

江苏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对云湖的评价很高,她写道:“往宜兴去,一切的燥热,一切的烦乱,就被关在车窗外了,心中已经满是青绿,满是清凉,满是宁静,一片惬意。”

云湖

云湖原名横山水库是国家大型水库,集水面积154平方公里,群山环抱,水质清冽,自然风光优美,是一处难得的旅游度假胜地。后整合成水库风景区、佛教文化区、度假服务区、田园风光区、农家风情区五个部分。

四、竹海

南京大学教授丁帆对竹海的描写是这样“宜兴的山名气不大,属丘陵地貌,但与其环绕的太湖水系相间,又配上葱郁的森林,尤为连天碧的竹海,再佐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独特溶洞,便是天上人间最丰盛的自然景观大餐了。”

竹海

宜兴竹海风景区横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方圆几十多万亩的竹子,堪称“竹的海洋”。由于竹海风景区的湖父山区离太湖最近,流域最明显,因而,从竹海山上流下的溪流又有“太湖第一源”之称。来到山区竹乡,但见竹海茫茫,无边无际,那重重叠叠的翠绿依山就坡,春风徐来,形成一层层铺景叠翠的波浪。

交通信息:1、乘车线路:乘车到宜兴后,换乘旅游一线公交可直达,车票8元。2、自驾路线:到宜兴高速下,走104国道到丁山车站右拐就是旅游一线景观大道后可达。(路上有指示牌)

五、张公洞

徐悲鸿和妻子蒋碧薇都是宜兴人,蒋碧薇曾经写过:“我与徐悲鸿先生,都是江苏宜兴人……张公洞比善卷洞还要高大宽敞,相传张道陵曾居此求仙,张公洞的名称是为了纪念他的,宋朝刘商亦曾仙隐于此。游人一进洞门,便有上不见顶,下不及底之慨,顿觉自己的渺小。”

张公洞

张公洞,又名庚桑洞,是著名石灰岩溶洞、宜兴“三奇”之一。相传汉代张道陵曾在此修道,唐代张果老在此隐居,故称张公洞。该洞具大小洞穴达72个,各洞的温度又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溶洞游程有1000余米,自下洞入,石乳、石柱、石幔、石花琳琅满目。

交通信息:乘坐宜兴201路旅游一线, 在张公洞站下车,步行可达。

六、龙背山森林公园

作家汪政曾专门描写过龙背山森林公园:“说话之间就步入了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飞瀑湍流,林木葱茏,秋阳似春,游人如织。主人带我们一一参观宜兴名人馆,作家朋友大为惊讶,蒋防、蒋捷、吴炳、陈维崧、周济……,这些都是文学史绕不过去的文学名家,‘只要一篇《霍小玉传》,宜兴就够了!’作家朋友斩钉截铁地下了如此的断语,是啊,稍涉文学的人有谁不知道这部唐代传奇呢?”

龙背山森林公园

龙背山森林公园区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古木参天;修竹婆娑,层峦叠嶂,林壑优美;苍松翠竹浓荫蔽日,潭池溪涧碧水清冽,它以独特的成因和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群山叠翠,以一流的生态资源形成了山水风光,以悠久历史和优越的地理环境积淀着丰富的人文景观,砚池、双龙潭、梅影潭、镜池、凤池、缀星池等十数个潭池遍布公园各处,终年泉水淙淙,晶莹泉水汇聚成潭池,散布山间谷底。整个龙背山森林公园,湖光山色辉映,亭台楼阁交互,天然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优良,一年四季溢彩流香。

交通信息:乘坐宜兴9路,宜兴112路, 宜兴12路, 在南郊花园站下车,步行可达。

七、玉女潭

作家潘向黎曾描写过玉女潭:“一样是春天,可是这里的春天完全是另一番模样:天多么蓝啊,满眼的绿多么鲜亮啊,空气新鲜得多么轻盈,多么湿润,似乎还泛着一丝丝甜味。大都市里喧闹的时间之流,到了这里,骤然平缓起来,一切都突然变慢了,人的心弦突然松了下来……”

玉女潭

玉女潭建园于唐,盛于明,有江南园林源头之说。现玉女潭不公以它的山林野趣和《周易》文化内函成了旅游胜地,让游客游而忘返,也以它天然摄影棚的自然景致,成了中央电视台外景基地之一。景区主要分“玉阳洞天”和“玉潭凝碧”两大部分,前者以山石洞穴取胜,后者以碧水深潭见长,“玉阳洞天”由地表石灰岩风化形成,地质上称“石芽”。山虽小却气势非凡,怪石林立,奇洞联珠,青藤古蔓,穿石绕树,奇花异卉,清香扑鼻,引人入胜。景观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让人步移景换,目不暇接。“玉潭凝碧”相传玉女在此沐浴修炼,因而得名“玉女潭”。

交通信息:乘坐宜兴201路旅游一线, 在玉女潭站下车,步行可达。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