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笋盂精雅绝伦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附图小摆设,骤看酷似座上放了竹笋,层层笋衣与极纤细入微纹饰足以乱真。其实,这是笔者早年于南京博物院所见清代初期巧造之紫砂笋形水盂,高五十五毫米、宽一百八十毫米;根印钤陈鸣远,属古紫砂器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影响后世造型及纹饰甚大。 此笋盂以精炼紫砂黄褐泥为主,温润...

附图小摆设,骤看酷似座上放了竹笋,层层笋衣与极纤细入微纹饰足以乱真。其实,这是笔者早年于南京博物院所见清代初期巧造之紫砂笋形水盂,高五十五毫米、宽一百八十毫米;根印钤“陈鸣远”,属古紫砂器不可多得的代表作,影响后世造型及纹饰甚大。

此笋盂以精炼紫砂黄褐泥为主,温润纯滑,色调具高雅天然之致。宜兴紫砂泥原色不是仅有紫色,本身泥色另分朱赤、淡黄、紫褐和蓝绿;故民间称为“五色泥”;又有“段泥”(即“团泥”),甚富光泽,即使无釉烧成,同样质润而美,乃属上品。

陈鸣远是康、雍年间人,制紫砂器多出新样,“无不精雅绝伦”;但吸收和融合了明代名家徐友泉与沈子澈之长。例如配制紫砂泥色,徐友泉就毕智穷工,配出海棠色、定窑白、朱砂紫、水碧石榴皮和淡墨沉香。他亦喜以瓜果和植物等作自然形肖生器。陈鸣远的象生果子、玉蜀黍水盂和附图笋盂等,皆可说于调色与取材造型方面,受徐友泉启发。(摘编自大公报 作者:李英豪)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