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法院涉民生执行专项活动纪实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2014年3月,宜兴法院将第一批24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在宜兴市区的核心商圈的两块电子屏幕上进行了集中公布。8月,法院又自筹资金建设电子大屏幕专门用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通过宜兴法院微博、宜兴电视台、宜兴日报等各类媒体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进行公布,尽量增加名...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自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部署动员大会以来,宜兴法院始终坚持民生为先,将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活动摆在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

淘壶人南京2月11日电 岁末年初,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扶养费等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又进入高峰时期。宜兴法院全体干警保持紧张快干节奏,持续专注办案,全力打好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攻坚战。实实在在把涉民生案件解决好,确保申请人及时兑现胜诉权益,已经成为宜兴法院每位法官自觉的责任,化为他们坚守的执着。

硬拳头破解执行难

1月17日上午,十几辆警车排成长队从宜兴法院的大门驶出,奔赴宜兴某镇一工厂执行强制交付任务。该厂已在前期执行过程中完成司法拍卖,买受人付清了竞卖款项,却遭到其他少数债权人的阻挠,使得执行难以到位。当天,在近百名执行人员、当地政府及派出所的共同协作下,工厂资产最终顺利交付。

“人难找、帐难查、难变现、难交付,现在的案件执行难度越来越大。”宜兴法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翟一平坦言,“执行难”是目前法院工作中存在的最大难题之一,涉民生案件由于当事人实际偿付能力等因素,执行更为艰难。“处置这样的难题,唯有硬拳出击。”翟一平介绍,宜兴法院以涉民生案件执行为切入点,不断强化现有执行措施的运用,坚持依法强制执行,树立法院执法权威,收到了较好效果。2014年,宜兴法院共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1189件,执行到位标的额5148万元,执行标的额到位率92.4%,其中上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的18件涉民生案件,结案率为100%,执行到位标的220万元。

宜兴法院设有执行指挥中心,下设“执行联动网络查询、执行快速反应”等工作平台。执行联动网络查询平台可以通过与银行间的“点对点”网络查询系统及时、高效地对被执行人及其他组织的银行账户进行查询。此外,省高院、无锡中院与金融机构、国土、房产、工商、公安户籍等部门的更大范围的“点对点”网络查控系统正在建设中,随着相关技术测试的完成,法院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化的手段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全方位的控制。

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专门成立了集中查控组,对于被执行人名下的房产、土地、银行、证券、车辆等进行集中查控。2014年共查询被执行人房产信息2248人次、查询被执行人车辆信息2248人次、查询证券1791人次、查封、解封车辆187次,有效地提高了执行查控的效率。

执行快速反应平台有值班干警24小时受理当事人报警。对于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申请人一旦发现就可以拨打法院执行110的举报电话,接到举报后,城区范围内的,执行干警应当在接到执行指令1小时内到达现场,城区之外的,执行干警应当在接到执行指令2小时内到达现场。去年,执行110共累计出警187余次,出动警力1251余人次,依法拘留被执行人151人,对于恶意规避执行构成拒不执行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罪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达26起。

2013年底,法院与公安部门就完善执行协作达成一致意见,对于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由法院出具委托函,委托公安机关协助查找被执行人行踪,并及时向法院反馈,由法院及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协作开展以来,共计委托拘留被执行人30人,司法的天罗地网让“老赖”无处可逃。

软措施发扬正能量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的缺失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突出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被执行人通过各种手段钻法律的空子,企图逃避执行,这些不诚信的行为不但加剧了“执行难”,也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妨碍了健康的经济社会秩序的建立。如何运用综合举措打击失信行为、弘扬诚信正能量成为法院执行工作的又一大突破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自去年7月1日开始,失信被执行人在全国范围内无法通过民航售票系统、铁路运输售票系统购买飞机票、高铁票,不能入住星级宾馆等。该制度实施以来,宜兴法院共计向最高院报送了3351名失信被执行人,通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对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全部履行义务的有28件、部分履行的有50件,同时对潜在的企图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形成了极大的威慑。

2014年3月,宜兴法院将第一批24名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在宜兴市区的核心商圈的两块电子屏幕上进行了集中公布。8月,法院又自筹资金建设电子大屏幕专门用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还通过宜兴法院微博、宜兴电视台、宜兴日报等各类媒体将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进行公布,尽量增加名单公布的范围、途径,最大限度压缩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截止日前,在电子屏幕上公布了108名执行老赖的信息,其中2名老赖主动履行了法定义务,履行完毕220万元执行款,12名老赖与申请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按时履行了还款义务。

发扬诚信美德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在每个执行法官手里,都有一本基层协助执行员通讯录,通讯录上有375协助执行员的联系方式,他们大多是各个村、社区的负责人,通过这些基层协助执行员,法院构建了一套缜密有效的协助执行网络。基层协助执行员对被执行人情况“熟门熟路”,本身也很有说服力和威信力,不但可以在寻找被执行人时发挥作用,而且可以适时介入执行调解的过程,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更能让普通群众近距离了解法律、感受诚信。据不完全统计,自从协助执行网络建立以来,协助执行员共配合法院执行4000余次,通过协助执行员的配合得到解决的案件超过450件,为法院执行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新载体提升执行力

2014年5月,宜兴法院通过“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对宜兴某养殖公司的万头生猪进行公开变卖,吸引近1.1万网友围观。经过46轮竞价,来自浙江嘉兴的竞买者以460万元成功竞得了这批生猪。这也是该院淘宝网络司法拍卖平台运行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一次成功拍卖。

自去年初宜兴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正式上线运行,根据省高院的相关规定,法院制定了《宜兴市人民法院网络司法拍卖工作细则》,规范网上拍卖工作流程,聘请专业“店小二”负责日常事务性工作,包括制定拍卖计划、设计和发布拍卖公告、接受电话咨询、组织现场看样等,正式将网络这一新兴载体引入了执行拍卖程序。

作为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淘宝网,受关注度高,电子商务运作成熟,可吸引全国范围内的潜在竞买人,确保司法拍卖信息高效、宽幅投放,促进被执行财产及时变现。同时,淘宝网司法拍卖实行“零佣金”制度,这种成本低、方便快捷的拍卖方式受到了参与竞买的网友的一致好评。有意向参与竞拍的竞买者只需缴纳保证金即可参与竞拍,网拍过程中仅仅显示随机生成的竞买号,淘宝网后台及法院后台均无法获取竞买人信息,有效避免了暗箱操作。

2014年11月,宜兴法院再推新举措,与中国银行宜兴支行、中信银行宜兴支行正式签署《司法网上拍卖房产个人贷款协作协议》。该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一项新的司法拍卖运作模式的开启,以后竞买人在参与宜兴法院房产类司法网拍时可通过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的方式支付竞买价款。该举措推出后,已有7套房屋成功按揭,累计意向放款917万元,网拍房屋拍卖的成功率相应提高近15个百分点,有效提升了法院司法网拍的效率。

“没想到可以从网上买到这么划算的房子,还能贷款,简直是惊喜。”一位竞买人在成功买到司法网拍的房产后激动地说。截止2014年12月底,宜兴法院“淘宝网司法拍卖平台”共计上线拍品232件,成交拍品106件,成交率达46%,共计变现金额3.33亿元。

重责任倾情护民生

近日,宜兴市新街街道某厂的46名工人终于在年前拿到了工资共136.9万元。“从立案开庭到执行拿钱都没让我们操心,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工人们对法官说。

在宜兴法院,像工人讨薪这类涉民生案件都可以走涉民生执行专项绿色通道,享受优先立案、迅速执行,由专人跟进、领导监督执行。“涉民生案件的申请人最不愿意听的就是一个‘等’字。”为了加快办案速度,法院专门抽调精干执行力量,组成涉民生案件执行专项小组,由执行局局长挂帅,每周召开例会排出案件执行时间表督促执行进程,集体讨论疑难案件提升执行效率。在工资案件中,法院依托地方党委政府,优先执行,快速执行,通过拍卖变现被执行企业资产,执行企业对外债权,协调地方政府垫付部分工资。据统计,涉民生案件执行小组每年办理涉民生案件超过500件,平均办案周期都在2个月以内,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的锦旗挂满了整面墙壁。

“对待涉民生案件,我们都竭尽所能,但有时被执行人确实无力支付,我们也很无奈。”执行法官如是说。有这样一个案件,当事人蒋某母女被潘某驾驶的农用三轮车撞伤,法院判决潘某支付前期治疗费用13余万元,但潘某因为家庭贫困在支付了45000元就再也无力承担对方的费用。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法官一方面与潘某做思想工作让其积极想办法筹钱,另一方面通过启动司法救助程序,为蒋某母女申请到了司法救助款15000元。当执行法官将救助款送到医院时,蒋某母女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蒋某母女收到的司法救助款来源于宜兴法院执行救助专项资金。这笔数额有限的救助资金由市财政每年专项列支,定向用于救助执行案件中的困难申请人。“执行救助资金全面向民生倾斜,实实在在用到老百姓身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宜兴法院执行局局长许锡良表示,该项基金都用于救助极度贫困的当事人及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和“三养”费用等涉及民生根本的案件。为了让钱用到刀刃上,宜兴法院专门制定了《执行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规范,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多年来,宜兴法院已先后救助确有困难的当事人250人。

链接·特写

凌晨,执行路上

某日凌晨5点,凛冽的寒风刮得人脸生疼。宜兴法院执行局一行6人“执行110”值班法警的配合下赴无锡锡山区拘传被执行人陆某。“这个人已经在西藏躲了近一年,根据线索,他今天早上7点会在锡山卸货,我们决不能让他跑掉。”途中,执行法官将被执行人的姓名、年龄以及运输车辆的牌照号码熟记在心,并将陆某的照片传给了车里的每一个。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受害女子的右腿被截肢,构成五级伤残。为了执行这起案件,承办人对被执行人的财产和下落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但一直没有收获。现在,被执行人终于就要出现,执行法官既兴奋又紧张。“决不能出现任何闪失”,为了防止被执行人发现法院警车后逃跑和躲藏,到达地点后,法官特意把警车停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一位细心的执行员很快发现了被执行人的车辆牌照,驾驶室里还有个人似乎在睡觉。执行法官立即围了上去,在驾驶室里发现了被执行人陆某,无处可逃的陆某束手就擒,当即被拘传回法院。

在羁押室,承办人严厉批评了陆某规避执行的违法行为。申请人的母亲也被通知到法院,边哭边诉被执行人给其女儿造成的严重伤害,要求被执行人立即履行赔偿义务。母亲的话语流露出辛酸、痛楚,陆某内疚之余也是声泪俱下,说自己身体有病,子女又多,家庭负担重,没有能力偿还赔偿款。面对法律与道德、现实与希望,承办人和当事人的心都在被一次次地撞击和拷问。是拘留还是和解?是分期付款还是一次性兑现?在法官的组织协调下,当事人的谈判一轮一轮进行下去,和解的希望越来越大。最终,申请执行人降低了赔偿要求,被执行人在亲友的帮助下,以一次性付款的方式了结了本案。

一起案件执结了,法官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疲劳感顿时袭了上来。“不能休息啊,接下来还有案子要办,等晚上再睡个好觉吧。”法官笑着说。

链接·思考

涉民生执行年年都是重点,法院着力、法官尽力,可为什么群众对这方面工作还是时有意见?针对这样的疑问,宜兴法院执行局局长许锡良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

问:您认为当前涉民生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主要在哪里?

许:应该说涉民生执行这些年法院都是列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在推动解决,但是在实际中,当前的社会大环境和相关法律的司法小环境都还存在不利于执行的因素,一定程度上迟滞了涉民生执行的效率。

首先是社会大环境,社会诚信的缺失在执行过程中反映的尤为显著。涉民生案件的当事人尤其是执行申请人一般是个人,从发生纠纷到最终向法院起诉时间漫长,有些人并不懂得采取“诉前保全、诉讼保全”的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一些不诚信的被执行人则利用这一点,在诉讼前、诉讼中恶意转移财产,等到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可供执行的财产往往已经所属非人,导致案件因无财产而难以执行。

其次,有关民生执行的法律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举个最现实的例子,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拒执罪是惩处老赖的最强手段,也是震慑失信被执行人的一把利器。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拒执罪的定性、管辖、适用行为及对象都还存在疑义,法律的规定太过笼统,实际情况又十分复杂,使得各司法部门之间难以取得统一的认识,拒执罪的立案、侦查、诉讼等程序难以顺畅。

问:从事执行工作那么多年,您个人对涉民生执行有什么感想吗?

许:现在社会大众对于司法机关的关注度很高,尤其是涉民生案件的执行,事关人民切身利益,一直都是社会的焦点,我们也将此类案件作为执行的重中之重。但在案件的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执行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而实际上法院可供执行的手段有限,对方可供执行的财产也通常难以令人满意,不少当事人难以接受这样的落差,从而对法院和法官产生不理解甚至是对立情绪。一些当事人指责我们办案不力,有的人动不动就怀疑法官是不是拿了好处,这些人为造成的阻力让法官压力倍增。

法官也是普通人,涉民生执行关系的是普通人的利益生计,将心比心,法官也是感同身受。作为人民法官,我们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装在心中,时刻意识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用足用好法律赋予的一切强制措施,保障民生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尽早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赵玲 许乐群 万林初)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