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看宜兴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本站记者 徐 聪初夏时节,作为“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宜兴”采访团成员,记者走进江苏省宜兴市,试图解析这个新型城镇化的“苏南样本”。漫步宜兴,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涓涓清流穿城而过,繁花似锦,欢声笑语……这不仅是当地居民的切身感受,也是很多外地游客对宜兴的直观印象。然而,仅仅几年前,当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时,这座濒临太湖、头顶“中国百强县”等多项桂冠的江南明星城市,正因其局部的化工产业布局而陷入重重压力。令外界意料不到的是,自此之后,宜兴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最彻底的劣质产业淘汰计划,以打造

生态宜居看宜兴

本站记者 徐 聪

初夏时节,作为“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看宜兴”采访团成员,记者走进江苏省宜兴市,试图解析这个新型城镇化的“苏南样本”。

漫步宜兴,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涓涓清流穿城而过,繁花似锦,欢声笑语……这不仅是当地居民的切身感受,也是很多外地游客对宜兴的直观印象。

然而,仅仅几年前,当2007年太湖水危机爆发时,这座濒临太湖、头顶“中国百强县”等多项桂冠的江南明星城市,正因其局部的化工产业布局而陷入重重压力。令外界意料不到的是,自此之后,宜兴市委、市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实施最彻底的劣质产业淘汰计划,以打造一流生态为目标,倒逼产业转型,不仅实现了产业的“腾笼换鸟”和转型升级,更在生态城市、民生环保、城乡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精心布局,终于,短短数载后,这座城市又重现昔日风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各地仍在探索“新型城镇化”之路该如何推进之时,宜兴以其先行一步的实践告诉我们: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完全可以同生共存,市强与民富、产业发达与生态良好完全可以并行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宜兴创造了新型城镇化的“苏南样本”。

宜居城市升级版

国家生态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一个个头衔,是宜兴宜居的最佳注释。宜兴正乘胜前进,积极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近年来,围绕推动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的目标,宜兴高水平塑造现代化品质之城,全力提升市民幸福感,城建重点逐渐从扩张型向提升内涵方向转变,城建关注民生质量的“人本化”色彩更加鲜明。

城市现代化,就是要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百姓变得更加幸福。对此,围绕“建设高品位人居城市,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这一目标,宜兴加大投入,去年实施政府投资工程89项,完成投资62亿元。全市多个板块从道路改造、环境整治、集镇开发入手,逐步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屺亭集镇绿化、亮化等改造工程全面完成,初步展现了秀气典雅的江南小镇风貌;芳桥镇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倾力打造阳山荡新城,并成功入围江苏省2013年度综合规划建设示范镇。

俗话说,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城市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关系着城市品位的持续提升。宜兴城市管理从粗放型管理模式转为“精耕细作”模式,悉心打磨着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彰显着城市的别样魅力。周铁镇在率先成立镇级公用事业管理办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公共服务队伍,加强镇村环境静态、动态监管,巩固提升成果,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宁杭高铁正式通车,让宜兴人多年来“快速融入长三角一小时都市圈”的愿望变成现实。高标准规划打造的站前广场、站前大道等配套工程充分发挥效能,使高铁宜兴站成为一个铁路、公路等“无缝对接”的综合枢纽。目前,宜兴站日均客流量居沿线同类城市之首,让跻身“高铁城市群”的宜兴发展潜力无限。

(下转A2版)

上图:美丽的宜兴“外滩”

本站记者 徐聪 摄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