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黄璜的紫砂艺术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作为一个喜欢紫砂壶的媒体工作者,到宜兴考察学习已经成为了我多年来每个季度的生活习惯。在这长年累月的嗜好中,对于紫砂艺术的兴起,个人也秉承着自己一贯的看法。紫砂艺术作为一个历史的产物,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人文和精神相结合。如今的紫砂艺术更可谓是博大精深,从紫砂壶艺术到陶刻艺术乃至泥绘、雕塑、金缮。以及紫砂与书画艺术等融和,都从侧面体现紫砂艺术的现代兴起!而从单个紫砂壶艺术的层面看待兴起的原由,其中不可否认一批年轻的紫砂艺人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虽说这是个历史产物,奠基者老一辈传统观念的存在,但在每

作为一个喜欢紫砂壶的媒体工作者,到宜兴考察学习已经成为了我多年来每个季度的生活习惯。在这长年累月的嗜好中,对于紫砂艺术的兴起,个人也秉承着自己一贯的看法。

紫砂艺术作为一个历史的产物,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人文和精神相结合。如今的紫砂艺术更可谓是博大精深,从紫砂壶艺术到陶刻艺术乃至泥绘、雕塑、金缮。以及紫砂与书画艺术等融和,都从侧面体现紫砂艺术的现代兴起!

而从单个紫砂壶艺术的层面看待兴起的原由,其中不可否认一批年轻的紫砂艺人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虽说这是个历史产物,奠基者老一辈传统观念的存在,但在每个历史时间段都有着那么一批年轻的新鲜血液不断的在这个过程中创造着不同的奇迹,1935年那年20岁的顾景舟,有谁能想到这位年轻的艺人若干年后却成为世人所称赞的“一代宗师”、“壶艺泰斗”。而如今在这个信息文化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更不缺拥有创造力的青年才子。

赋予我写这篇文章灵感的则是这青年才子中的一位。6月初,霎霎雨声不停歇,阳羡之行多逗留。却让我想起了黄璜的词:“卧龙山,雨初晴,观蠡河,水未静。只叹江山如画,多少豪杰发如鬓。鱼帆中,樯橹音,落花抚,风悠停。恰似水波如卷,吹尽江上浩渺情。”正如他词中描述的那样,江南太美,美的不光是景,更多的是人,是态度!而如今黄璜的紫砂工作室和他的艺术中心也成为了这美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黄璜,他从小喜欢陶艺,大学学习相关艺术,毕业后在宜兴从事他的紫砂艺术。

原创设计了“得瓜壶”被海南省博物馆长久收藏。

“得瓜提梁”被江苏省博物馆长久收藏。

“小得瓜壶”被临沂市市委副书记朱绍阳老师收藏,并为其题对联:“玩紫砂品香茗意犹未尽,画山水书兰亭韵味无穷。”

李效贵部长、都江堰市委副书记唐章昭等均收藏其代表作品。

2012年创办听香榭紫砂壶工作室。

2013年创办黄璜紫砂工作室。

2014年创办黄璜宜兴紫砂壶艺术中心。

2015年创办临沂市茗壶居紫砂文化中心、临沂市黄璜紫砂壶艺术中心。

正如他所言“属于他的紫砂壶并非艺术,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因为拥有紫砂,生活才能如此幸福快乐,才会如此的充实!”正所谓年少不为江湖老,并非高傲而是一种境界,一种将艺术视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将紫砂壶视为生命的基础。这是多少老艺人做不到的,这又是何等的脱俗。

很多紫砂艺人不敢在外现场做壶,不知是怕技巧被人学去,还是担心自己的技术不到家。现如今还有很多紫砂艺人一味的炒作自己,很多连壶都不会做或做不好,却个个都是高级工艺美术大师,这其中的猫腻我想世人皆知。而他从不藏不掖着,多次在外现场制作自己的代表做,而围观者很多都是所谓的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我曾问道“你不担心技巧被学去吗?”答曰:“我只想做自己的紫砂壶,如果能将紫砂壶艺术发扬广大,何乐不为!”又问:“你不担心别人背后议论你自傲嘛?”答曰:“我只在乎我自己是否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对得起紫砂壶就可以。”再问:“你为什么这么反感别人称呼你大师?”答曰:“顾景舟老师都不敢称己为大师,现如今我们这代人就该好好做壶。”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