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阳羡茶千载飘香(图)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淘壶人6月3日讯:宜兴是著名茶乡,中国贡茶制度的发源地。阳羡茶是宜兴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追溯这张古老名片的足迹,如同坐上了一台时光机,循着古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载,梦回发生在江南水乡的那一段段动人茶事… 第一站 时间: 公元23-26年(新朝-东汉) 人物: 刘秀 史源...

刘秀 像 (资料图片)

陆羽 像 (资料图片)

(标题经“淘壶人”修改,原题《千载飘香阳羡茶》。)

淘壶人6月3日讯:宜兴是著名茶乡,中国贡茶制度的发源地。阳羡茶是宜兴最重要的文化名片之一。追溯这张古老名片的足迹,如同坐上了一台时光机,循着古书中只言片语的记载,梦回发生在江南水乡的那一段段动人茶事……

第一站

时间: 公元23-26年(新朝-东汉)

人物: 刘秀

史源: 明代周高起《洞山岕茶系》记:“古有汉王者,栖迟茗岭之阳,课僮艺茶。”

新朝末年,战乱纷飞。全国最大的新闻当属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绿林起义,战火不日烧到了今安徽广德县境内。一日清晨,大雾,王莽率军追杀刘秀至阳羡茗岭山区(今宜兴南部和湖州市长兴县相邻的山区)。被追兵逼迫得晨起便滴水未进的刘秀口渴难熬,叹道:“此山无水作尽岭,有水作茗岭,我且试他一试。”说罢,便一脚向路边凹地用力踩下,等待奇迹发生。耳听得追兵脚步越来越近,脚下土地却仍干涸无异。就在刘秀想要放弃时,老天爷奖赏了他的耐心和勇气,地底清泉瞬涌而出,大喜过望的刘秀半蹲着喝了个饱,直觉满口清亮甘甜,直达心脾,一扫连日疲惫。遂招呼几位战友喝完继续赶路,顺利逃脱了王莽的此次追剿。

为养精蓄锐重整兵力,刘秀藏身茗岭山区,每日让手下去那大脚踩出的泉眼接水解渴。一日,刘秀在房中读着兵书,鼻端忽闻一阵异香,香味醇厚甘洌。他好奇心顿起,寻出门去,发现原来是一名下属正在煮一锅泉水,偶然在锅中撒了一把采摘的野茶叶,那香气是嫩茶叶和煮沸泉水作用后散发出的。刘秀尝了口这“香水”,一股略带苦涩的清甜在舌尖荡漾开来,只觉唇齿留香、豁然开朗。这以后,他爱上了这苦甜味道,兴之所至,除煮沸清泉水用喝的方式品尝清亮茶汁,还经常嚼上几口亲自采拾的野生茶叶,茶叶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不日,刘秀离开茗岭北上作战,临行前他嘱咐属下帮他采摘了约一斤茶叶,打仗的岁月里一天一杯茶仍是不变的习惯。

两年后,天下大定,刘秀坐上了皇帝宝座,喝茶的习惯并没有随着身份的转变而改变。或许因为艰苦的战争岁月陪伴着他的是茗岭野茶,或许是因为茗岭野茶特别契合他对茶叶的口感要求,登基第二年,刘秀再次来到阳羡西南那座茗岭山上。这次,他不单是为了山上的野茶而来,他要把长着阳羡野茶的茗岭山搬进洛阳。他命属下张贴告示,找寻种茶学童,进行种茶培训,扩大茶树在茗岭山上的版图,并挖取长势优秀的茶树移植入盆中运回洛阳。漫山满眼的嫩绿茶树,淡淡弥漫在空气中的清新茶香,阳羡茶渐渐走出江南,走向全国。

第二站

时间:公元765-767年(唐朝)

人物:陆羽

史源:唐代陆羽云:“阳羡茶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 宋代许有谷诗云:“陆羽名荒旧茶舍,却教阳羡置邮忙。”

在编纂《茶经》前,常年来往于大江南北名山大川、古寺茶园的陆羽来到了阳羡君山一带(即今宜兴湖氵父山中),嗜茶如命的他久慕阳羡雪芽名头,此次前往访茶品泉也是圆了自己一个不小的愿望。

这日下午,刚踏上义兴(今宜兴)土地的陆羽受邀赴常州刺史李栖筠家里做客,两人恰好都对茶叶有着不一般的兴趣,聊得投机正想找寻些新茶品品。也真是巧,隔壁山庙恰好有位山僧前来串门,伴手礼又恰好是今年庙里组织刚采摘的一些新茶叶。李刺史命仆人速制成茶水款待两位客人。茶刚端来,陆羽便迫不及待地托起自己那杯品了起来,甫一入口,尝遍天下好茶的他被惊艳了,“芬香甘辣冠于他境,此乃真佳茗也!”他细品了三杯,越品越香,最后和李刺史告辞时,还用一随身携带的小盒装了一撮回住处。

不日,陆羽去茶山散步,道路傍着山涧走向,沿途循着潺潺流水声,走进山的深处。对长于各方位的各种阳羡茶都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并摘了一些回去品味。经过好几天的实地考察和回家试品,他以自己的专业水准把阳羡茶分了级:“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这区分品级的标准也渐渐传开,成了一些茶商收购茶叶的定价依据。

在经过充分实验后,他向刺史李栖筠提出了可以向圣上推荐阳羡茶的建议。同道中人李刺史立刻同意了,遂打报告向朝廷禀明此事,正是茶道兴盛之时,同意进贡的“批语”立刻被批了下来。首次进贡万两,焙制后的成品茶其外形紧直锋妙,色翠显毫,沏泡后,汤色清澈,滋味鲜醇,品质得到了宫里人的首肯。其后每年,三百多公斤的阳羡茶成了朝廷的固定进贡品,在春分过后,就由驿骑日夜兼程用十天时间送到长安,赶上皇帝的“清明宴”。而仅次于陆羽的第二位“茶圣”--诗人卢仝,更是写下了“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从此,阳羡茶名重一时,誉满天下。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