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觉得这个题目充满诗情的,多是对宜兴所知甚少的。觉得这个题目荒诞离奇的,多是对宜兴比较了解的。几天前,我在微信朋友圈第一次贴出这句话的时候,立即有一位上海的美女在第一时间跟贴问:宜兴哪里有海可看?其实,这里的海,既不是咸水,也不是淡水,而是金灿灿的稻海和青翠翠的竹海!即便那些对于宜兴有所了解的朋友们,这座江南水乡城市还是有着众多惊奇的故事,在不断地演绎着新的传奇。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一个充满画意的词叫做“夕阳红”,可您知道什么叫做“宜兴红”吗?没错,“宜兴红”,如同安徽名茶“祁门红”,是宜兴当地出产的一种红茶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觉得这个题目充满诗情的,多是对宜兴所知甚少的。觉得这个题目荒诞离奇的,多是对宜兴比较了解的。

几天前,我在微信朋友圈第一次贴出这句话的时候,立即有一位上海的美女在第一时间跟贴问:宜兴哪里有海可看?其实,这里的海,既不是咸水,也不是淡水,而是金灿灿的稻海和青翠翠的竹海!

即便那些对于宜兴有所了解的朋友们,这座江南水乡城市还是有着众多惊奇的故事,在不断地演绎着新的传奇。比如说:大家都知道一个充满画意的词叫做“夕阳红”,可您知道什么叫做“宜兴红”吗?没错,“宜兴红”,如同安徽名茶“祁门红”,是宜兴当地出产的一种红茶。是的,宜兴不仅出紫砂茶壶,也出高档茶叶呢。

这些,我以前都不知道。我同很多朋友一样,过去对宜兴的认知也基本上就是停留在“紫砂壶”上。直到三周前,当我以达拉斯佛光协会布兰诺分会会长的身份,有幸前往宜兴参加两岸乃至世界著名当代高僧“星云大师”一手创建的佛光会“2015年世界理事会暨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开光典礼”盛举时,得以亲临其境,亲睹其美,这才对这座中国江苏境内的江南小城有了更多的了解……

宜兴,简称宜,古称“荆邑”、“阳羡”,位于江苏南部,太湖西岸,属于长江三角洲的一部分,现隶属于无锡市辖下的一个县级市,素有“陶的古都,洞的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宜兴更是一座水城,拥有总长1000多公里的200多条河道,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

说到这“著名”,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飞侠小白”,“大宋开国”以及“徐悲鸿”等多部影视作品就是在这里的“竹海景区”拍摄完成的。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我从小喜欢竹,到了北京以后更是喜欢上了“紫竹苑”里的紫竹。1991年移民美国达拉斯,迄今已经20多年了,仍然初衷不改:现在布兰诺市的家中和理查逊市的办公室的前后院子里,共种有包括紫竹在内的五个不同品种的竹子。因此,到了宜兴,就非常想去“竹海”实地感受一下。

于是,10月22日,利用当天上午的会议议程与我关系不是太大为借口,与从南京专门赶来陪伴我的好友小王一起,一大早便悄悄地从与大觉寺相邻的“江苏省云湖国际会议中心”的住处出发,驱车前往位于宜兴市湖?镇境内的“竹海风景区”。车载导航系统显示目的地距离是36公里的车程,可是系统提示的预计用时却长达一小时五十六分钟。甚觉不解。结果到了路上才明白其中的缘由了:这里可不是达拉斯的I-190,不仅山路崎岖十八弯,而且乡村公路上全程基本上没有分道线,两旁也没有路灯照明。遇上堵车的话,一小时五十六分很可能都到不了!

不过,我们非常幸运,一路上风和人稀,道路畅通无阻。太阳没有升起的乡村山间小路边,处处江南美景喜人,小桥流水炊烟人家之外,便是鳞次节比相连成片的一块块成熟的稻田。那一串串饱满低垂着的沉甸甸的稻穗和正在由青变黄的稻秧,构成了一派金色的海洋。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宅,犹如飘扬在这金色海洋中的点点白帆......望着眼前这飞驰而过的熟悉亲切的场景,我叫停了小王的车子,打开了车门,情不自禁地踏着曾经熟悉的窄小田埂走向了田间:面前随风飘逸的稻谷,以及空气中弥漫着金色禾苗的芳香,伴随着尚未完全晒干的稻田泥土气息,一下子就仿佛把我带回到40多年前自己在安徽的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的知青岁月中去了......感悟颇多:岁月如梭,又是一个丰收年啊!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稻海之后,转眼间湖?镇就到了。竹海就在眼前:但见万亩翠竹连绵于苏、浙、皖三省交汇之山峦起伏间,纵横八百余里,甚是壮观!从来没有见过面积如此广阔、单一的植被垄断:清一色十几丈高的挺拔粗壮翠竹,在阵阵山风中齐刷刷地挥舞着枝头上青翠欲滴的细长尖叶,隋着层层叠嶂的缓慢山势,极有韵律地跌宕起伏着,犹如深蓝色的浩瀚大海之波涛翻滚,气势宏伟。进山时看到山体上有题词:“竹海山湖”,实在是恰如其分,太有气势了!

买票进入竹海景区后,在前往“海底”景点的路上,有一个“镜湖”,山湖倒影在风平浪静之时,可见竹向水中生,鱼在竹间游的神话仙境。尤其是这镜湖之中生长的“桃花水母”,属于地球上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的无脊椎腔肠动物,比恐龙出现的年代还要早好几亿年,距今已有超过6.5亿年的生存历史(竹海景区自己的宣传册中的“15亿年”之说有待探讨),每年8~11月间均可见,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珍稀,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活化石”,被国家列为世界最高级别的极危生物。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因为要赶回大觉寺参加当天下午1:30开始的“焰口法会”,根据早上来时的路途经验和时间把握,我们必须在11点左右返程。陪同的朋友极力鼓励我再花15分钟即可登上已经快要到顶的“苏南第一峰”了。我说:如此美景,第一次来,不要穷尽,留点期盼,等下一次带夫人和小女儿一起回来时,同登极顶。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准时于上午10:30转身下山,驱车返程。一路依旧畅通无阻,顺利于11:50赶回了大觉寺,正好赶在了寺内“五观堂”12点钟打板开饭之前到达,连午餐都没有耽误!宜兴竹海未及顶,无锡边上的这座美丽的江南小城,我们又多了一个回来的理由!

这篇游记中的大部分照片和一部分文字曾经出现在我的微信朋友圈中,其中我在宜兴西渚镇大觉寺山门外所拍的几张云湖水库夕阳西下中的湖光山色的手机照片,获得了众多朋友们的一致称赞。大家都夸江南美!其实,江南不仅是山美、水美,这里的文化底蕴和人更美!尤其是宜兴的紫砂艺术和紫砂文化冠领世界,有中国陶都之美誉!

说到这“紫砂陶”,需要做一个简单的科普:宜兴不仅产陶,而且也产瓷!宜兴地区陶器的烧制始于新石器先民时代,至今保留下来的“紫砂”、“精陶”、“青陶”、“均陶”和“美彩陶”是为当今宜兴陶瓷产品中的“五朵金花”,尤以“紫砂陶器”享誉天下,其中的精品“供春壶”、“三足如意壶”和“圣陶壶”都是政府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

上面提到的这三把壶,各位只能前往国家博物馆、无锡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去一睹真容了。可是,我今天在这里可以为大家晒一晒“梁祝传说”故乡这“独步千秋,冠绝一世”的宜兴“均陶”工艺中独特的堆花工艺:这里展现的是“佛光祖庭宜兴大觉寺”山门外的紫砂陶艺精品店内的一位工艺师正在现场制作均陶艺术罐,是真人演示均陶堆花工艺原创过程的手机现场抓拍。作品主题是“孔雀开屏”加“花开富贵”,物美、人美、画美、意美……整个镜头洋溢着满满的善美感,所有画面流淌着浓浓的江南情。真真地美......醉了!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醉到什么程度?

醉到我神使鬼差地当下就掏出钱包,毫不犹豫地买下了一件这位美女工艺师制作的原创作品,准备带回美国作为一个特别的礼物送给夫人。结果……但是……真的是被美醉了,以至于后来回到酒店以后才突然意识到:买的时候都忘记砍价了,照着标签就付了款,捧在手上就出了门,居然连个收据都没有要呢!

江南美,山美、水美、人文民俗风情美。强烈建议各位去宜兴市旅游,热烈欢迎大家来大觉寺礼佛。去宜兴一定不要忘记去一趟湖?镇看竹海,领略八百里浩瀚竹海的震撼与启迪。来大觉寺千万不能错过山门外这家店,亲睹江南美女现场创作均陶堆花的风采与美妙!因受时间限制,这一次没有机会游览宜兴闻名于世的地下溶洞,只能留作今后的下一篇文章的题目了。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最后,言归正传,作为摄影专栏文章,我们必须要说几句与摄影直接相关的话题,否则会长和审稿那里是交不了差的:摄影协会主办这个专栏,除了展示作品、交流技术和心得之外,更加重要的一个用心就是普及知识,传授技术,激发兴趣,鼓励社区的读者朋友们热爱生活、关注自然、关心社会、珍惜家庭,希望大家都能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生命的美好,陶冶人生的情趣,提高生活的品质。其实,艺术的东西,没有那么玄乎。技术的东西,也没有那么高深。本文中的每一幅照片都是我自己用手机所拍,都没有经过PS或电脑后期。虽然都不是大作,却也都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忠实抓取,就我而言,都很美!

美籍华人眼中的无锡宜兴美:带你一起宜兴去看海

所谓美,是一种和谐。而和谐就是一种有序。现如今,社会浮躁的快餐节奏和繁重的生活重压,打乱了很多人生活中的安宁和传统上的有序。而艺术却可以让人在精心专注的创作和新奇喜悦的欣赏过程中,稍稍的停下人生奋斗中匆忙的脚步,短暂地在喧嚣的尘世中静下心来悄悄地感受一下生活的乐趣和世界的美好。这种文化上的熏陶和精神上的调整就是一种人生旅途的“修行”,就是一种“禅定”和智慧。这就是一种回归、“有序”与“和谐”,这就是美!

摄影就是记录和固化这些人生美好瞬间的一种表现艺术。两年前,我在本站另外一篇题为“傻瓜也能拍”的专栏文章里就强调过:摄影不是器材的拼比,也不是技术的较量,而是镜头后面的那双眼睛与用心。昨天晚上,我在北德州亚裔摄影协会的一个微信群中,还同群里的大师们就数码单反和手机照片的话题进行了讨论。我认为:对拿高档相机的大师们来说,探索的是摄影艺术,讲究的是成像技术,依赖的是器材和后期,追求的是艺不惊人誓不休的永无止境的自我超越。而对持手机的大众们来讲,看重的是简单方便,擅长的是随时随地,讲究的是眼疾手快,追求的是美好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真实自然。不一样的目的、不一样的手段、不一样的价格、不一样的境界,实在没有可比性。唯一的共性都是舞光弄影的艺术,都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都有一个共同的章法可循。换句话说:大家都可以玩摄影!

所以,千万不要被“器材”门槛所吓到,只要您有一颗追求艺术和善美的心,无论您手中持有的是专业级数码单反还是卡片机,就是您口袋里的“手机”,都是当下最好的“器材”,都能来我们北德州亚裔摄影协会,与大家一起探讨和交流如何运用手中的工具,更好地掌握光与影的技术和艺术。因为,只有心中有时,眼中才会有。只有眼中有时,画中才会有。心中无时,再好的技术、再昂贵的器材,镜头中也很难表现得出那熟视无睹的美来。(作者:喻青)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