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都 东方水城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66.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54%,城市的支撑功能、辐射能级明显提升。
  现代化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承载平台,是实现跨越赶超的主引擎之一。近年来,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总目标,我市坚持高强度投入、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城市品质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日益优化,一个颇具生态宜居特质的“中国陶都、东方水城”正在崛起之中。
    “建成别具一格的现代化滨氿花园城市”,是我市新一届政府班子未来五年致力奋斗的一大目标。当前,“高铁时代”即将到来,城市现代化建设事业正面临着重大的战略性发展机遇。在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的起步之时,本报特别策划并推出“宜兴城市高品质系列报道”,与广大读者一起品味城市建设的丰硕成果,合力共创城市家园的美好未来。
    城市建成区面积已扩大到66.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54%,城市的支撑功能、辐射能级明显提升。
    高起点做好规划编制,规划编制经费年均增长20%,仅去年,全市规划编制投入就超过3000万元。
    三年来,东氿新城累计新增道路31公里、桥梁27座、公园3个、绿地75万平方米。成功引进东氿大厦、万达广场等城市综合体。
    如今,不少出远门归来的宜兴人,当车辆缓缓驶入宜兴城区,看着窗外的城市风景,总要情不自禁地说一句:“还是宜兴好!”短短五字,虽然少不了特有的家乡情愫,但更多的是对这座城市的由衷喜爱和对城市建设最朴实的赞美。赞美来之不易,凝结着近年来全市上下的心血和汗水。
    近年来,我市紧扣建设全国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的总目标,坚持“拓展空间”和“提升品质”并重,城市从“团氿时代”迈向“两氿时代”,基本形成了环科园、经济开发区、丁蜀城区与宜城中心城区各大板块互动发展、产业与城市并联推进的良好格局。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6.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0.54%,城市的支撑功能、辐射能级明显提升,安全供水率、污水处理率、绿化覆盖率、空气优良率等指标均名列全省前茅。
    规划引领:
    描绘蓝图提升能级
    【镜头实录】
    坐落在宜城荆邑大桥桥堍景观绿化带中的市规划展示馆,如今成了许多市民爱逛的好去处。家住久隆碧云天小区的陈才军和不少市民一样,经常到规划展示馆里遛弯。这里展示了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重要地块详细规划等内容,采用了规划设计图片、城市总体规划模型、三维动画展示等多种展示方式。经常逛逛看看,让陈老伯对这些规划如数家珍,展示馆还成了他家接待外地亲友的“景点”。
    【新闻纵深】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近年来,我市加大力度,高起点做好规划编制,规划编制经费年均增长20%,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英国阿特金斯等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着力提升规划品质。仅去年,全市规划编制投入就超过3000万元,中心城区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对城市重点区域、新建区域全部完成城市设计。其中,采用了国际招标方式委托美国易道公司完成《东氿新城概念规划》编制,由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完成《东氿新城启动区城市设计》,确保了规划效果。
    科学的规划为城市承载能级提升提供了蓝图,给予了城市长远的眼光和成长的轨迹。去年,我市相继完成的一系列重大规划编制及研究精彩纷呈。按照“宜居氿、景观氿、生态氿”的规划理念,聘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担纲,启动《宜兴市“东方水城”专题研究》编制;在《宜兴高速铁路与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三区三带”城乡空间结构的框架下,基本完成了《宜兴高铁新城总体概念规划及核心区城市设计》的编制。
    城市“生长”:
    拓展空间完善功能
    【镜头实录】
    四五年前,我们总说“城市往东看”。如今,我们已然能够“往东走”。参与“宜兴第一高”东氿大厦幕墙施工、今年54岁的殷林男是苏州人,和苏州金螳螂幕墙公司的同事们一起跟着工程走南闯北。他前年年底就来到宜兴,参与东氿大厦的建设,经常在大厦外墙作业,看着东氿新城逐渐“长大”,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提起宜兴,总是跷起大拇指说:“不错!不错!”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