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抓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机遇,简政放权,120多个事项下放丁蜀镇
■今年下半年可以实现企业从注册到营业整个流程都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
近日,记者获悉,宜兴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扩权强镇”试点的机遇,经过一年多的简政放权,至今已有120多个事项下放到丁蜀镇。丁蜀镇居民办理房产证、企业办理环保手续等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只要去镇便民服务中心就可“一站式”办结。
丁蜀作为宜兴第一大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不亚于一些中小城市,而管理资源却相对缺乏。另一方面,按照近年来宜兴推进“宜城”、“丁蜀”双城发展的要求,丁蜀仍存在经济总量不大、创新活力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钥匙就是通过改革赋予丁蜀镇相应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2012年下半年,丁蜀镇列入全省20个“扩权强镇”试点乡镇,按照“不扩编、不增人”达到行政效率最大化的改革精神,宜兴在规定下放的724项权力中,首先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着手改革。“在人员不增加的前提下,权力下放后由谁来执行是一个难题。”丁蜀镇相关负责人说。为此,宜兴厘清服务事项,对服务流程进行再造,人员机构重新配置,为丁蜀构建了综合执法局、便民服务中心等作为权力下放的主要承载机构,不搞“大而全”,防止盲目铺摊子、设机构,造成资源浪费。
丁蜀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放、委托丁蜀镇的执法类权限,一律进入镇综合执法局,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一律进入镇便民服务中心。目前下放的120多个事项主要集中在便民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置的62个服务窗口已有35个实现常态化工作,日均接待群众约1000人次、办结事项500余件,到该中心办事成了当地老百姓和企业的“开门第八件事”。
记者了解到,随着各项权力的逐步下放,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可以实现企业从注册到营业整个流程都在镇便民服务中心完成。位于丁蜀镇的宙斯泵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日前通过该中心在对接相关政策、办理相应手续方面已经享受到了很多便捷,省去了不必要的“折腾”,这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进行生产研发。丁蜀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与城市建设、旧城改造等外部硬件建设同样重要的是内涵建设,借助“扩权强镇”的契机,通过提高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水平来有效激活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驱动“宜城”、“丁蜀”双城齐头并进。(记者 文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