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春壶_报春紫砂壶图片文字解说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报春壶是紫砂壶器中的经典器形,款式十分丰富,有“竹报春”“梅报春”“松报春”“桃报春”等。报春壶的造型通常壶身呈鸡心型……

报春壶是紫砂壶中的经典器形,款式十分丰富,造型有很多,有“竹报春”“梅报春”“松报春”“桃报春”等,以松、梅、竹、桃等造型装饰的壶体。

报春壶的造型通常壶身呈鸡心型,高足线,高颈箍以母子线相吻合,攀梅、竹、松、桃的枝梗作嘴、把、钮,节疤布置合理,伸展自然,壶身另装饰花叶形象,暗香浮动,争奇斗妍。它对自然的刻画如对景写真,取合捏塑,看似随意,实则布满章法,好似国画中的大写意,以树木为形,彰显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精神,预示春天的到来。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报春套组图片

报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来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

报春壶,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颇有传奇色彩,在紫砂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  报春壶的起源  --- 

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71年,看似极其平常的一天。

紫砂厂突然召开紧急会议,厂长深沉地说道:“这次广交会对我们来说是次机会,它关系到工厂的生死,还有我们全厂职工的生存。”

特殊年代紫砂行业萧条,工厂的出口量急剧下降,大量库存积压,紫砂厂面临重大危机。所有技术骨干们必须在马上召开的广交会上,拿出创新作品来争取订单。

朱可心

朱可心图片

厂长的一番话让已届古稀之年朱可心不能平静,他以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对传统造型的提炼和精心改进设计出了“报春壶。”

在回顾以往的经典作品时,其中一件还真的让他有了灵感。那是1955年前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到紫砂厂来订货,是要出口到欧洲的一批咖啡具。

当时茶具造型是中央工艺美院的高庄教授来见设计,一款竹节咖啡壶很是特别,壶身的造型仿唐代的罐子,类似心形,圆润又极具新意。当年的这款竹节咖啡壶大量出口,广受欢迎。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大型竹节咖啡紫砂壶图片

倘若将这种壶的壶型稍加装饰,肯定能让人耳目一新。于是,新的作品似乎终于有了眉目, 这让朱老的内心有了几分欣喜。

但是这嘴、把、 钮又该怎么设计?要怎么创新呢?朱老想到了几年以前一位大将六十岁的寿辰。

那是1964年左右的一个春天, 紫砂厂接到一特别重要的任务,省政府要订制一把“祝寿壶”,庆贺开国元勋徐海东大将六十岁的寿辰,并点名必须由朱可心来制作。

当年的朱老,也是选择了竹节咖啡壶的壶身进行创新,装饰上以梅为主题。因为梅花寓意坚定的意志,傲霜斗雪,铁骨冰肌。最终这把壶饱受徐海东大将的喜爱和赞赏。

想到这里,新作品的设计在朱老的脑中已有了基础造型,“报春壶”终于诞生,也终于帮助紫砂厂脱离了困境。

▲朱可心梅报春紫砂壶图片

报春紫砂壶的基本形制为,鸡心型的壶身,底部高足线,高颈、压盖式,口盖子母线骨肉亭匀,雕塑装饰以少胜多,大面积留白,意境深邃隽永。

报春紫砂壶有梅、竹、柏、松、桃题材,最早设计的是“梅报春壶”,其余都是在此成熟的基础上,逐步延伸拓展而来。

将梅花疏影横斜、柏枝青翠、竹叶潇洒、青松苍劲、桃枝秀美的丰姿,都雕塑刻画的恰如其分,给人以美的享受。

梅花风雅高洁,有报春使者之称。梅花茗壶,以自然花枝入壶,属于紫砂花器中典雅的一类。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松报春紫砂壶图片

松树虽然四季常青,但在春天,可以听到它生长的声音。一簇一簇地用力伸展,迎接阳光与露水。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竹报春紫砂壶图片

松报春壶又名翠竹壶。古人祟尚竹的虚心、有节,壶以竹为形塑造,壶身饱满匀称。壶身呈鸡心型,上腹较鼓,下腹内收,高足线,高颈,压盖式,平口出唇,壶身贴塑竹叶,枝节流把,意趣盎然。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桃报春紫砂壶图片

在中国文化中,桃枝用于驱邪求吉,桃果代表长寿健康。桃报春壶,是对新一年美好的期盼。


 --- 淘壶人馆藏精品报春壶 --- 

姚志源紫砂壶

姚志源制 竹报春壶

采用了原矿紫泥制作而成,壶容量为330cc,壶身形体饱满,线条流畅,有君子之风;壶嘴以竹节为形,苍劲古雅,纤薄灵秀。耳形端把亦呈竹节造型,纤瘦有节,弯曲有致,一枝竹叶匐于壶身,线条优美自然,肩部云肩线挺括利落,压盖严丝合缝,一枝竹叶蔓延于壶盖上,三段竹节作钮,别致有趣。

盖款『姚』,『志源』,底款印章『志源制』,传统经典作品的创新演绎,推陈出新之作,令人眼前一亮。


曹婉芬制 小报春壶

《小报春壶》是曹婉芬大师癸酉(1993年)春月精心制作的作品,选用原一厂老紫泥制成,泥质醇厚,独具老料的拙味。该壶器型为传统壶式,更是朱可心老人的经典代表作品,曹婉芬大师作为其弟子,得其真传,更是将此壶制成了140cc的小品,花器做这么小,无疑是增加了这把壶的制作难度。

但见器身秀挺端庄,溜肩收圆盘底,壶口缩拢,口、盖子母线吻合严密,壶盖略穹起饱满的弧度,盖上生出一截梅桩,扭转卷曲为壶钮,侧生梅花于壶盖,气韵生动,线条流畅。流与把亦为梅桩构筑成型,枝干遒劲,梅花高雅冰清玉洁,不畏严寒俏生生立于寒风中,梅之风骨令人赞叹!



吴东瑾紫砂壶

吴东瑾制 竹报春壶

此壶精选原矿紫泥,为作者90年代创作于紫砂厂。造型以笑樱壶为原型,以竹入题,壶腹圆润饱满,桥钮、弯流、耳把均以竹节装饰,弯流向上昂起,出水爽利。

流、盖、把三点一线,完美平衡,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整体线条流畅柔和,古典中见现代创意,雅致中见精湛工艺,充分展现竹之苍劲挺拔,生命之顽强有力,乃欣赏、把玩、实用之佳作,值得收藏。


范萍紫砂壶

范萍制 报春壶

范萍此件,摹古朱可心大师之梅报春,采用原矿红皮龙全手精工制成,烧成后壶色沉郁红润,隐现金砂颗粒,呈现出独特的视觉美感。身筒呈鸡心形,下置圈足,上接立颈、盎盖,流、把、钮皆以苍劲梅枝为形,枝干虬结盘曲的弧度把握精妙,树瘿肌理刻画入微,将自然生态摹写得出神入化,尤其在流嘴的塑造上,范萍对原作进行微调处理,赋予更具个人风格的线条表现。

两段新生枝桠自流、把延伸而出,一俯一仰攀附于壶身正反巧作点缀,枝梢缀以含苞欲放之梅朵,生机跃然器表。整器既传承古法制器之精髓,又融入现代审美意趣,在经典形制中彰显创作者的艺术个性,可谓师古出新之典范。


徐聪紫砂壶

徐聪制 报春壶

此件报春壶,是徐聪老师在徐元明设计指导下,全手工制作完成,以朱可心老人之经典报春壶为原型,身筒饱满而高颈、高足,比例颀长俊逸,壶之流、把、钮皆为梅桩,老桩瘿节嶙峋,贴塑的梅花、梅枝立体生动,古意盎然。

此壶选用家藏紫砂泥制成,泥色老沉,砂粒明晰,是深受藏家喜爱的一款泥料,愈用愈显拙味浓厚,值得雅赏收藏。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