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段壶_竹段紫砂壶图片文字解说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竹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

竹段壶是紫砂壶中经典的花器壶型,她以竹节为题材。由于宜兴有“竹的海洋”之称,在宜兴南部的山岭上、丘陵间,乃至农宅屋前门后都有成片的竹林,宜兴人对竹不可谓不熟悉,加上竹为“岁寒三友”之一,正可谓“虚心劲节是吾师; 人生贵有胸中竹”,竹也因此在文风盛茂的宜兴广受喜爱。所以,竹元素融入紫砂艺术就非常自然。

“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竹,更是人们眼里口中的爱物,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阴葱葱,笑迎风霜雪雨。

申锡紫砂壶

申锡竹段紫砂壶图片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竹段取一截竹筒为壶身,竹枝为把、钮和流,并贴上竹叶,设计巧妙,赏心悦目,深受广大壶友欢迎。

邵景南紫砂壶

邵景南竹段紫砂壶图片

历史传器中最负盛名是清嘉、道年间名艺人杨彭年的胞妹凤年制的“杨氏竹段”。此壶呈暗红泛青紫色,砂质细密,紫润可爱。壶身为一段毛竹,共有三节,嵌盖,壶把、钮及嘴均由扭曲的竹枝塑成,并于竹枝生出片片竹叶,逼真自然。整体造型简练生动,宛若天成,壶底钤阳文篆体“杨氏”圆形小印。此壶原为陶业家华荫棠先生珍藏,1984年.捐赠宜兴陶瓷博物馆,现为该馆镇馆之宝。

曼生也喜欢竹段壶。现藏上海博物馆、由上海金山县松隐乡清代主玷山墓出土的一把竹段壶(原称竹节壶)。此壶由名艺人蒋万泉制作、曼生铭刻。此壶泥色紫黑透红,细腻温润、色泽和谐。壶身为一竹筒,共两节,平嵌盖,壶把、钮、流均为竹枝,并有细竹枝长出片片竹叶,捏塑生动,雕琢精细,堪称精品。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绿泥竹段紫砂壶图片

民国期间,竹段为流行款式,名艺人范大生也善制此款。现藏范家壶庄的一把竹段,由清水泥制成,高9厘米,长20厘米。壶身为圆形三节竹筒,中有节线,形象生动,嵌盖,壶把丶钮丶流均为竹枝,壶钮竹枝自然扭曲,富有活力,枝端长出三片竹叶,竹叶贴塑飘逸自然,整器设计巧妙,源于生话,高于生活,竹段、竹枝|、竹叶,生机盎然,富有动感。盖内钤长方印“大生”。大生还不断创新,除圆竹段外,另有腰圆竹段等。

而这方面,他的高足弟子、紫砂英才冯桂林“青出于蓝而胜于蓝”,1936年杭州“汪裕泰”老板聘冯桂林至杭州制壶,在此期间他进入创作高峰,因杭州也多竹,故竹成为其壶艺创作的重要题材,先后创作了“竹根”“上圆竹段””“四方竹段”等。

朱可心紫砂壶

朱可心竹段紫砂壶图片

尤其是“四方竹段”,壶身为四方形竹筒,而又加以抽角,方中寓圆,壶嘴为三弯竹枝,并以一细竹枝与壶身相连,颇有情趣,把为竹枝弯曲而成,并贴出一枝竹叶呈风中飘动之态。盖为虚嵌盖,可四面通转,吻合贴切,上塑扭曲竹枝为钮,两边附几片竹叶。此壶平滑光润,骨肉丰匀,充满灵秀之气。值得一提的是竹类中确有方竹品种,而冯桂林观察生活,受到启发,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创作设计了四方竹段,丰富了竹段壶的造型,并成为新的经典。

传统经典竹段壶,一直是长销不衰的花器品种,艺人们不断创新,创制了高矮、方圆各式竹段壶,在装饰上,不但贴塑竹枝、竹叶,且饰以竹根、竹芽,使之更为丰富多彩。


 - 淘壶人馆藏精品竹段壶 - 

沈建强紫砂壶

沈建强制 斑竹壶

此壶以“斑竹”为创作灵感,延续感人传说,讲述相思情愫。壶钮、壶把及壶嘴均饰以竹节状,曲直对比,前后呼应。壶盖几片竹叶横生,为作品平添一份生命气息,使整器协调规范,竹韵横生。

壶体肩部,壶外下壁均运用镶嵌绞泥工艺做出“斑纹”。斑竹泪,斑竹情,每一个蛀斑都是一段相思血泪,平添凄美的人文气息。此壶无论从泥料、器型、工艺、功用各方面来看,都可说是紫砂陶艺中的经典臻品,值得典藏!


顾斌武紫砂壶

顾斌武制 竹段壶

此壶为作者作于上世纪90年代初,为香港回归而特制,仅此一件,采用稀缺墨绿泥,全手工精制而成。墨绿泥之泥色内敛沉郁,老味浓厚,与竹之古朴清逸相得益彰。整壶以竹为题,壶身取一截竹筒作型,笔直而挺拔。钮、流、把宛若竹节自然胥出,虬曲之势苍劲有力,盖面、壶身枝叶蔓延,贴塑精致生动。

整壶制作精良,刻画细腻,用极富生态的元素,诠释竹之清雅,自然之美韵,令人赏心悦目,无论从泥料、做工、神韵还是实用性而言,都是一把值得入手的精品花器。


惠祥云紫砂壶

惠祥云制 竹节壶

惠祥云以竹入壶,选用原矿底槽清作胎,泥色温润雅致。壶身呈竹筒状,繁而不乱的线条,勾勒出竹之自然形态。流、把、钮均以竹节装饰,浑圆挺括,弯流胥出,飒爽有力,耳把均势而起,弯曲之中见力度,底部枝节横生枝叶,贴塑壶面,气韵生动。

整壶于传统中施新意,以粗犷有力的造型,展现竹之雄浑苍劲,壶身的年轮纹理点缀,使整体更为丰富饱满,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


徐聪紫砂壶

徐聪制 一节竹段壶

徐聪老师此件一节竹段壶,由父亲、省大师徐元明设计并监制,以家藏原矿老紫泥全手工制成,泥色老沉,砂粒明晰,胎骨坚致,是深受藏家喜爱的一款泥料,愈用愈显拙味浓厚。壶身为一截竹段,上下以阴线修饰、收拢,层次分明。

壶口嵌盖,盖面微隆,以竹节构筑桥钮,横贯左右,气韵流畅。壶之流、把皆为竹,竹节纹路清晰,分布自然。壶身、壶盖贴塑竹叶,一派清雅风韵。整器简、繁过渡巧妙,线条、块面衔接自然,妙韵天成,力荐雅藏!


曲峰紫砂壶

曲峰制 竹香壶

此件竹香壶,以原矿降坡泥为胎,壶体砂粒明晰,质感非常。身筒为异形竹节,造型独特,在凹凸起伏之间,整壶肌理饱满,线条流畅。

壶盖为卡盖设计,扭转的竹节作钮,竹芽幼嫩而富于生机。壶流三弯,柄为反鋬,整器以竹为题,将竹之虚心、有节的美好品质展露无遗,值得雅赏收藏。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