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名家
朱颖樱
年轻辈实力陶手
擅长全手花素器
师从省大师范泽锋
“蒋蓉杯”铜奖得主
1994年生于紫砂之乡江苏宜兴,自2012年投身紫砂行业,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范泽锋,凭借对紫砂的浓厚热忱与超常悟性,练就扎实功底,成为备受期待的新生代艺人,其作品以仿生花器为特色,师法自然却不落俗套。
在众多壶型中,朱颖樱尤其钟情供春壶,倾注大量心血专攻此道。她所制供春壶技法老道,树瘿纹理自然流畅,气韵古朴沉静,于经典传承中融入个人艺术理解,深受壶友喜爱。
作品·赏析
一、提梁供春壶
此件提梁供春壶
选用原矿段泥制作
黄褐古朴的泥色
与树瘿主题相得益彰
壶表凹凸有致、树纹缭绕
看似信手而为
实则很考验审美和塑形、装饰技法
身筒为扁球体
肌理沧桑
细节处见自然野趣
底部内凹
上部收敛为精巧小口
嵌经典瓜蒂形壶盖
短接直流出水爽利
提梁的安排也恰到好处
作三叉式分置壶肩
饱含力度
提拿方便
流、把类树根
整体协调呼应
此壶器型古朴大方
形态优雅老成
肌理自然沧桑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加入了自己想法
别有赏玩意趣
二、供春壶
此件供春壶
乃摹古清代名家黄玉麟经典
以全手工技法精心打造而成
供春的制作本就需经层层精细捏塑
工序繁复至极
而此壶更选用娇贵的朱泥为胎
无疑为成型与窑烧增添了难度
足见朱颖樱技艺之高超
身筒作优雅椭圆之形
凭借丰富经验掌控力道与角度
使得壶身无局部塌陷之虞
最终呈现出
线条流畅、比例匀称的完美形态
南瓜盖的盖沿与壶口严丝合缝
整体气韵协调统一
尽显古朴雅致之美
朱颖樱素来对供春壶情有独钟
她曾以“瘿木天结成,饮者自清明”
评点供春之妙
这份理解也深深注入此壶的创作之中
壶身沿用古式装饰手法
表面肌理宛如古树瘿瘤般苍劲
老味浓厚却毫无刻意雕琢之感
整器于方寸之间
尽显拙朴纯真的气质
恰似自然造物的本真模样
让人在品茗之际
更能体悟到
那份返璞归真的自然灵韵
三、供春壶
此件供春壶
选用原矿段泥精制而成
泥色清丽古朴
细观泥料肌理
可见细密均匀的砂质颗粒
泡养后质感更甚
器型设计取自然意象
摹写百年老树历经风霜之态
壶身若逡皱的树皮
遍布树瘿斑痕
凹凸变化的肌理间
仿佛凝结了百年的岁月历练
壶盖以瓜盖为形
顶端缀以瓜柄为钮
直流短俏劲挺
耳把婉转舒展
一如老树枝桠般舒展自若
诠释了天人合一的造物之美
整壶风格朴质古拙
却不失精妙巧思
朱颖樱功力深厚
对肌理的刻画、细节的把握
以及层次感的塑造十分精湛
其工艺水准可媲美大师手艺
是一把性价比高
且赏用皆宜的精品佳作
四、灵芝供春壶
此件灵芝供春壶
乃朱颖樱倾心摹古之作
其原型为中国国家博物馆
珍藏的明代供春款树瘿壶
采原矿紫泥为胎
成器自带温润沉静的气质
壶身造型圆润饱满
精心雕琢出斑驳嶙峋的树瘿纹理
仿生之精妙、摹古之传神
令人叹为观止
壶流作优雅的一弯式
壶柄自然垂落
末端一分为二成枝杈状
值得一提的是
国博藏品的壶盖
为七老之一裴石民先生补配
此作沿袭了这一经典设计
灵芝造型的壶钮栩栩如生
既是对传统的致敬
又暗含吉祥寓意
胎体内壁手指螺纹隐现
这是手工制壶独有的印记
透过这些细微之处
不难看出朱颖樱对古壶神韵的精准把握
她不仅复刻了古壶的造型
更将前人的制壶精神与艺术精髓融入其中
赋予作品历史的厚重感
此器堪称当代摹古作品中的典范
五、饮桃壶
此件饮桃壶
为朱颖樱原创款型
灵感源自清代巨匠陈鸣远桃杯形制
加以精妙改良而来
甄选原矿段泥精心抟制
烧成后色泽呈现出淡雅的米黄调
其间蕴含丰富的自然砂粒
清丽中透着古朴韵味
壶体取半颗鲜桃之形
轮廓饱满圆润
线条流畅自然
嵌盖与壶口衔接处扣合严密
盖面塑一枚桃核为钮
纹理清晰可辨
触之质感逼真
壶肩以清代洒红技法装点
并环刻《诗经·卫风·木瓜》中的名句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流把如桃树枝干自两侧胥出
壶底承三枚玲珑桃状丁足
稳固壶身的同时
与整体桃形设计相映成趣
平添几分灵动意韵
此壶既保留传统花器的意趣精髓
又融入当代审美巧思
集实用与观赏性于一体
执壶品茗时
可观其形、赏其色、感其韵
体味自然之美与匠心之妙
堪称花器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