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泥紫砂壶怎么养?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段泥壶养护方法很关键:选浅汤茶叶冲泡,每次泡完及时倒掉残茶,用清水冲净壶内外,避免茶垢沉积致吐黑。养护需耐心,正确操作助段泥壶养出温润包浆,远离泛黑烦恼。

不少壶友对于段泥紫砂壶又爱又恨,爱它养熟后那股温润透亮的质感,壶身泛着淡淡的暖光,每一道纹路都像浸了岁月的温柔;可又怕稍不留意就出问题,要么局部泛黑,要么表面“花掉”,好好的壶变得没了灵气,想补救又不知从何下手,扔了又可惜,着实让人犯难

其实,段泥壶的养护并没有那么复杂,掌握关键方法,就能轻松避免“踩坑”,养出心仪的好壶。

潘子龙紫砂壶

原矿段泥紫砂壶:潘子龙制 束柴三友壶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吐黑”问题。很多人以为只有段泥壶会吐黑,其实所有原矿紫砂壶用久了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反而非原矿泥料很难有这种自然变化。

所谓“吐黑”,就是壶体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局部或整体颜色变深,有的是均匀覆盖整个壶面,有的呈条状分布,还有的集中在壶嘴、壶把这些易接触茶汤的部位。

宗志军紫砂壶

原矿段泥紫砂壶:宗志军制 子冶石瓢壶

为什么段泥壶更容易出现明显的吐黑呢?究其根本,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烧制温度没达标。如果壶坯在窑里烧得不够透,泥料没能完全收缩,壶身的气孔就会又大又松,像海绵一样容易“吸”东西。泡茶时,茶汤里叶绿素中的铁离子会钻进这些气孔,慢慢就形成了深色斑块,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吐黑”。

二是日常清理不到位。紫砂壶之所以适合泡茶,核心在于高温烧制后形成的双气孔结构,既能透气又能保温,可这也意味着它很容易藏污纳垢。

如果每次泡完茶,不及时倒掉剩茶,也不清洗壶内外,茶垢就会附着在壶壁的微小孔隙里,茶中的铁离子也会跟着沉淀。日子一久,这些污垢越积越多,壶身自然就会发黑。

方霏霏紫砂壶

原矿段泥紫砂壶:方霏霏制 祥瑞壶

这里要澄清一个误区:很多人担心吐黑的壶会影响健康,其实完全没必要。吐黑的本质是茶垢和铁离子的自然沉积,对身体没有任何危害,只是从外观上看,可能不符合部分人的审美,觉得影响了壶的品相。

王星宇紫砂壶

原矿段泥紫砂壶:王星宇制 年轮壶

如果实在介意,也有补救办法——把壶送回窑里重新烧制。高温会把茶垢和铁离子这些有机质烧掉,壶就能恢复原来的颜色。

但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回炉前必须把壶彻底烘干,哪怕壶内有一点潮气,高温下都可能让壶裂开;二是回炉有风险,据几位国家级工艺师透露,这种二次烧制的损坏率在5%10%之间,没人能保证壶一定能完好出窑,所以非必要不建议尝试。

王涛紫砂壶

原矿段泥紫砂壶:王涛制 古灯壶

与其等出了问题再补救,不如从日常使用中做好养护,尽量避免吐黑。首先是选对茶叶,尽量用浅色系茶汤的茶来泡,比如白茶、绿茶,减少深色茶汤对壶身的影响。

其次,无论用什么茶,及时清理都是关键。每次泡完茶,哪怕再忙,也要先把壶里的茶叶倒掉,然后用清水把壶内外仔细冲干净,尤其要注意壶嘴、壶盖的缝隙这些容易藏茶渣的地方。别想着“养壶就是靠茶垢”,其实干净的养护才能让壶慢慢养出均匀的包浆,而不是斑驳的黑渍。

王晓宇紫砂壶

原矿段泥紫砂壶:王晓宇制 古松壶

养壶就像修心,急不来也躁不得。每天泡茶时,顺手清洗壶身,看着它从最初的干涩慢慢变得温润,纹路里透出淡淡的光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在与壶的相处中,慢慢沉淀心性,学会耐心与细致,这或许就是养壶最难得的收获。

恽志培一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