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洪紫砂壶《纳洪智提梁》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何道洪纳洪智提梁壶,由名家联手打造,借葫芦造型传递自然之美,虚实相生诠释道家意境,无饰裸胎更显紫砂匠心,是值得品鉴的紫砂瑰宝。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件凝聚两位紫砂名家心血的佳作应运而生——由张守智精心设计、何道洪巧手制作的提梁壶,因其独特的创作渊源,被称作“纳洪智提梁壶”。

何道洪紫砂壶

何道洪制 纳洪智提梁壶

北京匡时2011年秋拍

成交价:RMB 2,070,000

此壶的艺术灵感,源自自然界中常见的葫芦。设计师张守智与制作者何道洪携手合作,并未对葫芦形态进行简单复刻,而是经过艺术的提炼与熔铸,让壶既扎根于自然本真,又突破了自然形态的局限,达到了源于自然、超逸自然的境界。

紫砂材质本身独具特色,温润细腻且透气性佳,在这把壶上,它将葫芦天生的灵秀与质朴完美呈现,而壶盖、盖钮与提梁的巧妙搭配,更将葫芦的形与势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把小小的壶,便将葫芦的神韵尽数收纳。

何道洪紫砂壶

细观全壶,整体造型圆润饱满,如珠玉般光洁莹润,触手生温,观之悦目。那流畅的线条、规整的结构,宛如鬼斧神工雕琢而成,不见一丝人工雕琢的生硬。尤为亮眼的是硕大的壶嘴,设计简洁却极具张力,一笔勾勒出葫芦的雍容大气,为整把壶增添了几分灵动与厚重。

从视觉效果来看,壶身的实与提梁的虚形成鲜明对比,静态的壶形中又暗藏动态的韵律,虚实相生、动静结合,让壶的美感愈发清晰明朗。

作为一款光器,这把壶的制作手法精妙绝伦,让人观之不禁联想到道家文化中的老君形象,仿佛能从壶的意境中感受到几分仙风道骨。

何道洪紫砂壶

静静品读这尊宝器,“重阳”二字便不由自主地浮上心头。这并非无端联想,在道教文化中,上为阳、下为阴,浊为阴、清为阳,此壶上下双球皆具阳刚之气,恰合“重阳”之意。道家修行者追求修仙问道,以达到纯阳之境为目标,渴望超脱尘世,神游于天地之间。

世人常说“有酒学仙,无酒学佛”,“酒易醉人,茶令神清”;郑燮曾言“难得糊涂”,是一种处世的智慧;净慧法师提出以“正清和雅”为禅茶之道,倡导感恩、包容、分享、结缘,这些理念虽源自不同文化流派,却有着共同的核心——劝人向善,以利他之心行走世间。

而一个人若能潇洒自在、无牵无挂地生活,正是因为其言行合乎“道”的准则。道家所追求的“无为太虚之境”,宁静祥和,令人心生向往,这把纳洪智提梁壶,仿佛便承载了这份意境。

何道洪紫砂壶

静下心来,摒除杂念,细细赏壶,能感受到壶中蕴含的清透之气,令人震撼,宛如老君在旁宣讲道义,让观者油然而生敬畏与反思之情。

“道可道,非常道”,道家这句经典之言,恰能诠释何道洪大师制作这把宝器的艺术追求。壶身饱满充盈,散发着蓬勃的阳气,仿佛将天地间的生机尽数收纳;虚空的提梁弯曲如跨越苍穹的彩虹,似能将虚空之气纳入壶中。

提梁与壶盖上方形成的“阴”,与壶体双球呈现的“阳”,一虚一实、一阴一阳,巧妙诠释了天地间阴阳变化的哲理。

何道洪紫砂壶

更值得称道的是那粗壮挺拔且微微上翘的壶流,线条遒劲有力,不仅为壶增添了视觉上的平衡感,更让整壶的造型比例精准得当,毫无违和之感。

整把壶采用纯素裸胎的设计,没有任何多余的刻画与装饰,仅凭借精妙的造型与优质的紫砂材质,便将壶艺的主题完美表达。

在众多光素器中,它堪称精美绝伦的珍品,既是两位名家艺术才华的见证,也是紫砂文化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的典范,历经岁月沉淀,依旧散发着迷人的艺术光彩。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