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莲紫砂壶鉴赏丨淘壶人物(274期)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姜莲,1989年生于紫砂世家,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与丈夫徐聪一起随父亲实力派省大师徐元明研习紫砂技艺,以全手花素器的创作见长。

紫砂名家

姜莲

姜莲

助理工艺美术师

年轻辈潜力陶手

师从省大师徐元明

擅长全手花素器

 

姜莲1989年生于紫砂世家,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后与丈夫徐聪一同跟随父亲徐元明(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研习紫砂技艺,她秉持刻苦勤勉的态度,通过手摹心追,将传统经典技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尤以全手花素器的创作见长。

 

作品·赏析

一、莲子壶

此件莲子壶,摹古经典,选用原矿红清水泥全手工制作而成,泥质细腻,窑温得宜,烧成后发色嫣红,胎体隐现斑驳铁质,古韵盎然。

姜莲紫砂壶

身筒取莲子之态,圆鼓而丰润,盎盖留唇,与壶口严丝合缝,盖钮塑作一粒圆珠,小巧可爱,不仅手感舒适,且与壶身的饱满形态形成应和。

姜莲紫砂壶

一弯流自肩部挺出,线条利落不拖沓,出水流畅有力,断水利落不挂水;圈形壶把曲度婉转,下方特意留出垂耳设计,使整体造型更显灵动,避免单调。

姜莲紫砂壶

整体造型比例拿捏精准,做工不俗,从壶身弧度到流、把、钮的搭配,皆浑然一体,无一处突兀,可见匠人高超的塑形功底,是紫砂爱好者入门或添藏的高性价比之选。

 

二、春亭壶(沈龙娣陶刻)

此件春亭壶,为省大师徐元明亲自设计并监制,无论器型构思还是细节把控,皆延续了徐元明大师一贯的严谨风格与艺术审美。

姜莲紫砂壶

姜莲采徐大师家藏老紫泥全手精制,壶身扁圆挺括,圈足高,口盖大,盖与钮组合成笠帽形,使得壶体纵向拔高,提振了气势,流嘴三弯,极具徐元明大师特色,圈把张扬,下带垂耳。

姜莲紫砂壶

壶身由实力派高工沈龙娣陶刻装饰,正面刻“道法自然”四字,字体兼含苍劲与雅致,笔画深浅均匀、转折利落,反面刻绘奇石与兰草,旁逸斜出,与横向延伸的壶腹很是相衬。

姜莲紫砂壶

整器好泥好工,容量适中,出水爽利,实用性强,兼之大师把关、名家刻饰,性价比远超同级别茗壶,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作为藏品入手,都是极佳选择。

 

三、融圆壶

此件融圆壶,采用家藏粗砂老红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成器朱红中略泛橙光,颗粒丰富粗犷,砂质感非常强烈,呈现出古味自成、天然去雕饰的独特美感。

姜莲紫砂壶

器型设计上,尽显“圆”之精髓,丰肩圆腹,线条从肩部向下缓缓收敛,直至圈足底,线条过渡平缓和谐,丝毫无生硬转折。

姜莲紫砂壶

无颈,壶口、盖沿圆弧规整,子母线完美切合,盖面微微盎起,中央耸立球形小钮,弯流、圈把曲度曼妙,与壶身暗接相融,浑为一体。

姜莲紫砂壶

整器将泥料、工艺与造型完美融合,置于茶席之上,观感极佳,同时,实用的容量设计,适宜日常泡茶品饮,堪称一件宜赏宜用的精品。

 

四、腹圆壶(沈龙娣陶刻)

此件腹圆壶,采用家藏八九十年代老紫泥全手工制成,泥料历经数十年陈腐,烧成后色泽视之古朴,经泡养包浆醇厚动人,老味更加浓厚。

姜莲紫砂壶

壶腹扁圆饱满,挺括有神,上接高颈,下承高圈足,压盖紧密,盖面穹起,中竖宝珠钮。流把自然胥出,线条简练而流畅。

姜莲紫砂壶

壶身陶刻出自实力派高工沈龙娣之手,正面以篆书镌刻“清风朗月”四字,反面刻绘竹枝,字迹规整,竹干挺拔,竹叶俊秀,足见刀工精湛。

姜莲紫砂壶

老泥奠定其温润朴拙的基底,全手工技艺赋予其简洁端庄的造型,而精工刻饰则为其注入清雅意境,整器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值得收而藏之。

 

五、扁腹壶(沈龙娣陶刻)

件扁腹姜莲选用家藏原矿老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色深沉古穆,粒粒金砂隐现其间,老味扑面而来

姜莲紫砂壶

壶身微扁,壶腹丰腴,口盖宽大,利于投茶,平盖之上,生一桥钮弯流优雅胥出,出水利索,耳把端庄纤美,把握舒适,底部圈足,更显高雅气韵。

姜莲紫砂壶

壶身由实力派高工沈龙娣以刀代笔正面刻篆书“茶韵”二字,笔力沉稳,古意盎然,反面绘竹枝摇曳,灵动飘逸,雅意非常。

姜莲紫砂壶

全器比例协调,各部位相得益彰,陶刻让作品褪去匠气,多了几分文人逸趣,以之品茗,能让人在茶香与器韵中感受岁月静好,实为藏用两相宜的紫砂佳作。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