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有几种盖型?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壶的盖型设计,是影响其整体韵味、密封性能与工艺水准的核心要素。依据结构与外观的差异,主流盖型可分为压盖、嵌盖、截盖和罩盖四类,每类都有独特的工艺特点与美学风格。

紫砂壶的盖型设计,是影响其整体韵味、密封性能与工艺水准的核心要素。依据结构与外观的差异,主流盖型可分为压盖、嵌盖、截盖和罩盖四类,每类都有独特的工艺特点与美学风格。

 

一、压盖

压盖,又称“克盖”,顾名思义,是壶盖从上方覆盖在壶口之上,盖沿与口沿形成上下呼应的搭配,凸显出盖的“压制”姿态。

这类盖型对盖与口的契合度要求极高,需做到严密贴合、转动顺畅。若壶盖外径略大于壶口外径,便是业内常说的“天压地”样式。

压盖细分为三种:

1.海盖

盖面中间向壶内凹陷,壶口边缘会设计一圈凸起的“唇”来稳固壶盖,还能增添视觉层次;

邵大亨紫砂壶

邵大亨蛋包壶

2.虚盖

盖面中间向外鼓起,同样依赖壶口的“唇”支撑;

恽志培紫砂壶

恽志培制 仿古如意壶

3.平盖

盖面为平整的平板,不靠“唇”支撑,而是以壶身“颈”部上沿为支撑面。值得注意的是,平盖边缘棱角分明,叫“方线”,海盖和虚盖边缘圆润,称“圆线”。

陈绍委紫砂壶

陈绍委制 玉璧壶

 

二、嵌盖

嵌盖是壶盖整体嵌入壶口内部,壶口边缘要么高于盖面,要么与盖面平齐,俗称“地包天”,像“矮井栏”、“一粒珠”、“鱼化龙”等壶型常用这种盖型,其形状可随壶身变为圆、方、树桩或异形,主要分两类。

1.平嵌盖

盖面与壶口完全在同一水平面上,工艺难度大,制作时壶盖和壶口通常从同一块泥料上规划切割,保证烧成后收缩一致,成品口盖间隙极小,仅能容纸张或发丝通过。

严强紫砂壶

严强制 梅桩壶

2.虚嵌盖

盖面高于壶口,呈弧形、穹顶状等立体造型,壶口常做装饰线处理,有单口、漂口、雌雄片口等多种结构,还可按盖面凹凸分为凹嵌盖和凸嵌盖,凹嵌盖盖面中心微凹,如“橄榄壶”,凸嵌盖盖面中心鼓起,如“鱼罩壶”。

潘子龙紫砂壶

潘子龙制 岁寒三友壶

 

三、截盖

截盖给人的感觉,就像壶体(尤其上部轮廓线)被横向一刀截断,分开制作的壶盖与壶口,合盖后不仅要尺寸精准贴合,外轮廓线还得重新组成一条完整流畅、无断点的线条。

“秦权”、“梨式”、“倒把西施”等经典壶型常用截盖,其关键在于盖面与壶身轮廓线的无缝衔接。

截盖分为克截盖和嵌截盖。

1.克截盖

多用于高身筒壶型,壶盖与壶身共同构成陡峭直立的高筒形态,盖边常做得像刃口一样薄而锋利,高温烧成时泥料收缩难预判,收缩稍差就会导致盖与口不吻合,甚至出现壶口撑裂或壶盖卡死的情况;

汪梅芳紫砂壶

汪梅芳制 平步青云壶

2.嵌截盖

多用于圆润的矮身筒壶型,盖边处理得敦实厚重,外观类似嵌盖,但盖面既非平板也非鼓凸,而是严格延续壶身弧线,与壶身形成连贯曲线。

范萍紫砂壶

范萍制 梨形壶

 

四、罩盖

罩盖在紫砂壶盖型中相对少见,它的特点是壶盖合上后,盖沿紧密贴合并覆盖在壶颈外侧沿口上,仿佛把壶颈“罩”住,一般用于壶颈突出或需特殊装饰效果的特定造型紫砂壶

谢曼伦紫砂壶

谢曼伦制 桑宝壶

2025双十一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