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吐黑是什么原因?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壶吐黑并非仅假泥料会出现,实因烧制温度未达烧结标准,泥料孔隙多,茶汤中铁离子堆积所致。浅色系泥料吐黑易察觉,深色系则不明显。二次烧制可补救,但对普通壶友不现实,选购选靠谱商家更关键。

紫砂壶爱好者的交流圈子里,长期流传着一个颇具影响力的说法:“只有正宗本山泥料制作的紫砂壶不会吐黑,一旦出现吐黑,就说明泥料是假货”。但实际上,这种说法不仅过于绝对,缺乏科学支撑,还容易让壶友对“吐黑”现象产生误解,甚至误导选购判断。

吐黑

吐黑现象

要弄清楚紫砂壶为何会吐黑,首先得从烧制环节的核心因素——温度说起。紫砂壶的成型与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烧制时的温度是否达到“烧结温度”。当烧制温度低于泥料所需的烧结温度时,泥料无法充分烧结,内部会形成较多疏松的孔隙结构。

而我们日常冲泡的茶汤中,含有一定量的铁离子,这些铁离子会随着茶汤的渗透,逐渐堆积在泥料的疏松孔隙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孔隙中堆积的铁离子越来越多,最终就会在紫砂壶的表面形成明显的黑色斑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吐黑”。

陆虹炜紫砂壶

精品段泥壶:陆虹炜制 大彬如意壶

需要明确的是,吐黑并非某一种泥料的专属问题,而是只要烧制温度未达到泥料的烧结标准,所有紫砂壶都可能出现的情况。之所以很多人会觉得只有段泥壶会吐黑”,其实是泥料颜色带来的视觉差异所致。

绿泥、部分段泥等浅色系泥料,本身颜色较浅,一旦出现黑色斑块,对比会非常强烈,很容易被察觉;而紫泥、朱泥等深色系泥料,颜色本身较深,即便有铁离子堆积形成黑色斑块,也会被底色掩盖,看起来不那么明显,并非真的没有吐黑。

沈建宏紫砂壶

精品本山绿泥壶:沈建宏制 树瘿供春壶

那如果手中的紫砂壶已经出现了吐黑,有没有办法补救呢?从理论层面来说,确实有一个解决方案:

先将紫砂壶彻底清洗干净并完全烘干,确保壶内没有残留的茶汤和水分,然后将其重新放入窑中,按照该泥料的标准烧结温度适当提高温度进行二次烧制,让原本未充分烧结的泥料达到烧结状态,填补内部的疏松孔隙,这样就能阻止铁离子再次堆积,避免吐黑现象反复出现。

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个方法对普通壶友来说并不现实。大多数壶友并不清楚自己手中紫砂壶所用泥料的具体烧结温度参数,盲目提高温度二次烧制,很容易因为温度过高导致壶体开裂、变形,甚至直接烧坏,反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尹旭峰紫砂壶

精品段泥壶:尹旭峰制 茂林壶

所以,与其纠结吐黑后的补救办法,不如在选购紫砂壶时就多加留意。尽量选择有良好口碑、正规资质的商家和品牌,这些商家通常会对烧制环节严格把控,确保泥料充分烧结,从源头降低吐黑的概率。

毕竟,一把品质过关的紫砂壶,不仅能更好地激发茶香、提升品茗口感,还能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少些顾虑,多些享受,这份愉悦的心情,才是紫砂壶带给我们的珍贵体验。

2025双十一活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