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共接待游客275万余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4347人次,同比增长49.25%。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我市旅游景区在对原有景点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创意建设一批新景点,努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
我市坚持“立足沪宁杭、拓展长三角、搞活就近地”的宣传营销方针,参与“2013中国(南京)国际度假旅游展览会”等一系列活动,积极拓展旅游市场。
本报讯 “曲直向前、福慧双全”新春平安灯会,“中国陶都·陶醉中国”品牌发布会,2013湖氵父新茶开采节暨首届“阳羡湖杯”斗茶大赛……2013年宜兴旅游“生态季”的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探访这座旅游城市和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市共接待游客275万余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4347人次,同比增长49.25%。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知名生态文化旅游胜地”、“长三角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等目标,不断优化旅游环境,努力提升服务品质,突出品牌形象宣传,在规划引领、行业管理、市场促进、改革创新和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4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135亿元。为适应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在对原有景点改造提升的基础上,创意建设了一批新景点,努力打造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品。去年,市政府投入2.5亿元,对善卷洞风景区进行整体改造,建设了梁祝文化博物馆、蝴蝶苑、比翼阁等景观工程,配套建设了前洞景区游客中心、增加350个车位的大型生态停车场以及集散广场等基础设施。同时,对景区周围的生态、文化、交通等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目前,景区改造主体部分和配套景观市政工程已基本完工。此外,市旅游部门还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玉女潭景区开发建设,对老门楼、牌坊、亭台楼阁等原有景观设施开展恢复性建设,新建了玉女阁、亦仙亭、金牛门等一批新景点,并逐步启动了东岗别馆、游客服务中心、文史馆等设施的建设。目前,玉女潭风景区一期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
发展旅游业,不仅要建好一批有特色、有内涵的高品位景点,还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营销,宣传城市旅游的整体形象,扩大旅游知名度。为此,市旅游部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作为实施“旅游振兴”的重要举措,逐步形成了合作营销、旅游宣传和活动策划的宣传营销模式。今年以来,市旅游部门组织开展了新浪网微博达人“微游宜兴”、首届“阳羡湖杯”斗茶大赛、“篱笆园”品茗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旅游专题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来宜旅游观光。同时该部门还积极投入资金,在《华东旅游报》、同程网、新浪网等媒体上刊发宜兴旅游的相关文章和信息,提升宜兴旅游的知名度,并组织苏、浙、皖三省的100多家旅行社、20多家媒体与善卷洞风景区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这些宣传营销活动将为宜兴带来更多的“人气”。
在将外地游客和旅游企业“引进来”的同时,我市还组织各旅游企业积极“走出去”,坚持“立足沪宁杭、拓展长三角、搞活就近地”的宣传营销方针,抓住机会,拓展旅游市场。在日前举行的“2013中国(南京)国际度假旅游展览会”上,我市旅游部门组织竹海、善卷洞、云湖国际会议中心等多家旅游企业前去宣传推介,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我市还经常组织相关旅游企业赴北京、上海、南京、无锡等地开展旅游推介交流活动,进一步将宜兴旅游新品牌、新气象展现在外地游客和旅游企业面前,扩大了宜兴旅游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张云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