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 共同维护金融环境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随着“宜兴市银行业维护金融生态公约”的签订和全市预防和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专项行动的启动,一场旨在“维护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热潮,正在陶都大地上掀起。
        本报讯  成立中小企业贷款周转金、成立市金融协调小组、扩大科创担保公司注册规模……随着“宜兴市银行业维护金融生态公约”的签订和全市预防和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专项行动的启动,一场旨在“维护金融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热潮,正在陶都大地上掀起。连日来,各地各部门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一揽子立意鲜明、行之有效的举措,主动承担起与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的责任。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的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主基调,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基本面,但经济运行的困难和压力不容忽视。当前,宜兴正处于“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绝不允许任何不利于经济社会平稳和谐的不利因素存在并滋生。谋定而后思动。应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有效手段,就是防患于未然,对苗头性问题,早介入、早发现、早处理。为此,我市专门成立市金融协调小组,通过对企业资金运行情况的监测和财务风险的预警,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金融问题,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全力降低金融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针对企业贷款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市经信委深入调研、提早谋划,联合市财政等部门和有关企业,组建了“宜兴市中小企业贷款周转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启动1亿元资金,对凡是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主营业务突出,生产经营正常的科技型、成长型、协作配套型中小工业企业给予支持;对前期还贷资金有部分困难,本期贷款已落实,后续还贷有能力的中小型工业企业进行帮助。市地税部门紧紧围绕宏观形势新挑战和广大企业转型发展新需求,持续推进税务行政指导,不断提高纳税服务效能,积极探索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新出路,努力打造实体经济企稳发展的新空间。尤其是在企业股权融资、股权变更、资产转让等重要涉税事项上,该部门提前介入、主动指导,确保纳税人正确理解、用好政策。同时,引导环保企业在应税销售、对上贡献等方面理清思路、了解政策,通过多指导、多服务,促进政企合作共赢。
  在维护金融生态环境、规范经济秩序的热潮中,党委政府是第一责任人,地方板块是直接参与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以来,围绕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深入推进政企合作,各镇园、街道积极作为、主动出击,因地制宜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作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开发区深入开展“诚信开发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开发区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意识,为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打下扎实基础。
        同时,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深化投融资机制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畅通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和促进开发区高端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先后成立宜兴华杉、天源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为区域内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杨巷镇党委、政府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企业和银行间建立灵活协调机制,为企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下阶段,该镇还将成立转贷基金,出台规费减免政策,帮助企业畅通融资渠道、盘活资产,为发展赢得生机。高塍镇积极应对挑战,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发挥融资担保功能,协调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发挥该镇商会作用,提供招商信息及国内外市场信息平台,为企业拓展市场提供信息参考。          
        (耿蕾 梦蝶)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