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宜兴农产品深加工期待“掘金客”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除了杨梅,记者了解到,板栗、百合、乌米、竹笋等宜兴市当前的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停留在采摘、现销这种传统的粗放式经营阶段。 在拥有1000多亩水芹种植面积的万石镇后洪村,村民告诉记者,每年除了种植、收割之外,很大部分精力要花在如何尽快将水芹销售出去上面,水芹存放时间长...

眼下正是不少农产品收获的季节。在宜兴市万石镇后洪村,农户在收获秋水芹,村里水芹协会的工作人员谢玉西与前来的菜贩子讨价还价。“受到保鲜期的影响,农户急着将水芹卖出去,难免遭压价。”谢玉西说。在宜南山区,每年的杨梅采摘季,由于采摘期短,大量杨梅短时期一拥入市,在价格上也“很吃亏”……

科技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放眼宜兴这个苏南地区最大的农业县市,几乎没有成熟的农业深加工项目。农业投资周期长、风险高,一般的市场主体很难做大做强,期待成熟的投资主体前来掘金。

粗放式经营模式成农户软肋

宜南山区的不少杨梅种植户至今还在抱怨,今年6月底,连续几场大雨让他们损失惨重。“杨梅最好是经过两三个晴天之后采摘食用,水分缩减、甜味增加,口感好,雨水泡过的杨梅不好吃。”当地果农介绍。竹海村村书记应华明估算,采摘期缩短,杨梅种植面积在7亩左右的村民损失近万元。

除了杨梅,记者了解到,板栗、百合、乌米、竹笋等宜兴市当前的绝大多数农产品都停留在采摘、现销这种传统的粗放式经营阶段。

在拥有1000多亩水芹种植面积的万石镇后洪村,村民告诉记者,每年除了种植、收割之外,很大部分精力要花在如何尽快将水芹销售出去上面,水芹存放时间长了,品质下降了,“价格就卖不起来”。由于抗风险能力差,去年和前年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时候,村民损失常以万元计。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