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祥地”,2010年,我市环保产业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众多环保企业主动作为,通过引进、研发新技术,上马新项目,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个不起眼的饮料包装有多大的能量?江苏申乾食品包装有限公司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通过引进加拿大赫斯基瓶坯制造设备、德国克朗斯吹膜灌装设备,企业生产能耗降低20%以上,效率提高一倍以上。今年,该企业将形成年产15亿只PET瓶坯、1.5万余吨PE收缩膜的生产能力,应税销售有望突破15亿元大关。
像申乾食品包装这样通过上技改扩能项目实现做大做强的企业,如今在我市越来越多。传统产业加快“人有我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人优我强”,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项目建设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唱响了产业提速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陶瓷、线缆和环保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市各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新项目、新装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大而强、新而绿”。 在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通过项目带动实现华丽转身,正成为广大陶瓷企业的自觉追求。富陶科陶瓷毅然放弃“守”了十几年的琉璃瓦生产,新上幕墙建材项目。王子制陶从日本引进先进装备,生产的蜂窝陶瓷得到了吉列、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厂商的青睐。据了解,目前全市拥有陶瓷高新技术企业15家,部分企业还参与了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获得了市场“话语权”。其中,宜兴电子器件总厂承担完成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生产的金属封装外壳在“神六”工程中配套使用。与此同时,一批线缆企业也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加快转变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走上了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其中,中煤电缆研发的航空用中频电缆、高压矿用拖拽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让企业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进入军品采购目录的线缆企业。
作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祥地”,2010年,我市环保产业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众多环保企业主动作为,通过引进、研发新技术,上马新项目,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凌志环保投资1亿多元,建立科研大楼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实验基地,海外大单不断。鹏鹞环保投资近10亿元,启动建设国内第一家以企业为核心的环保科技创新园,形成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环保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据了解,“二次创业”启动以来,环保产业逐渐步入质效并举、稳健发展的新阶段,100多家企业与中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以环保工程承包为龙头、设备制造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项目建设不仅引领着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步伐,也为新兴产业孵化、壮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在光伏行业遭遇“寒冬”之际,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抓住经济发展适度放缓形成的空间,于去年投资近8亿元,新上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由此一举成为全市新能源产业中后劲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应税销售较去年相比增幅达100%。与此同时,我市通过引进、培育、孵化森莱浦等一批质态优、竞争强的光电子企业,不仅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我市今后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径。目前,全市共有光电子规模以上企业56家,在建项目29只,总投资达28亿元。据统计,上半年,我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其中光电产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年提升。
一大批项目的顺利竣工和加快推进,既为当前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宜兴经济今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在项目建设引领下,全市各板块转型发展也迈出了新步伐,伴随着清华科技园宜兴分园、颠峰软件园等21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优质项目建设启动,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随着国豪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合力电气光电等项目的相继落户,环科园在迈向“一流环科新城”道路上越走越稳。
(赵辉 耿蕾)
记者手记
调优,时不我待;转型,势在必行。项目建设是宜兴经济做大做强的基石、加快转型发展的根本,没有项目,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没有加快转型的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发展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加快推进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像申乾食品包装这样通过上技改扩能项目实现做大做强的企业,如今在我市越来越多。传统产业加快“人有我优”,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人优我强”,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已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项目建设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唱响了产业提速转型发展的主旋律。
陶瓷、线缆和环保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全市各地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新项目、新装备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大而强、新而绿”。 在江苏宜兴陶瓷产业园区,通过项目带动实现华丽转身,正成为广大陶瓷企业的自觉追求。富陶科陶瓷毅然放弃“守”了十几年的琉璃瓦生产,新上幕墙建材项目。王子制陶从日本引进先进装备,生产的蜂窝陶瓷得到了吉列、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厂商的青睐。据了解,目前全市拥有陶瓷高新技术企业15家,部分企业还参与了国家相关行业标准的制订,获得了市场“话语权”。其中,宜兴电子器件总厂承担完成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攻关课题,生产的金属封装外壳在“神六”工程中配套使用。与此同时,一批线缆企业也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加快转变理念、创新发展模式,不断延伸产业链,走上了高端化的发展道路。其中,中煤电缆研发的航空用中频电缆、高压矿用拖拽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让企业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进入军品采购目录的线缆企业。
作为中国环保产业的“发祥地”,2010年,我市环保产业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众多环保企业主动作为,通过引进、研发新技术,上马新项目,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凌志环保投资1亿多元,建立科研大楼和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实验基地,海外大单不断。鹏鹞环保投资近10亿元,启动建设国内第一家以企业为核心的环保科技创新园,形成门类齐全、优势互补的环保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据了解,“二次创业”启动以来,环保产业逐渐步入质效并举、稳健发展的新阶段,100多家企业与中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以环保工程承包为龙头、设备制造为重点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项目建设不仅引领着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步伐,也为新兴产业孵化、壮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在光伏行业遭遇“寒冬”之际,浙江昱辉阳光能源江苏有限公司抓住经济发展适度放缓形成的空间,于去年投资近8亿元,新上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由此一举成为全市新能源产业中后劲增长最快的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该企业应税销售较去年相比增幅达100%。与此同时,我市通过引进、培育、孵化森莱浦等一批质态优、竞争强的光电子企业,不仅仅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更为我市今后发展找到了一条新路径。目前,全市共有光电子规模以上企业56家,在建项目29只,总投资达28亿元。据统计,上半年,我市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0%以上,其中光电产业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超百亿元,在全市工业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逐年提升。
一大批项目的顺利竣工和加快推进,既为当前的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更为宜兴经济今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在项目建设引领下,全市各板块转型发展也迈出了新步伐,伴随着清华科技园宜兴分园、颠峰软件园等21只总投资超百亿元的优质项目建设启动,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随着国豪生物等项目建成投产、合力电气光电等项目的相继落户,环科园在迈向“一流环科新城”道路上越走越稳。
(赵辉 耿蕾)
记者手记
调优,时不我待;转型,势在必行。项目建设是宜兴经济做大做强的基石、加快转型发展的根本,没有项目,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后劲,没有加快转型的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发展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加快推进项目,尤其是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壮大,是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