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15岁少年纵论“网络治理” 人民网为其推荐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连日来,本站理论频道上刊登的一篇题为《网络治理,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并为凤凰网、本站等媒体广泛转载。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出自宜兴15岁中学生江秉鸿之手,目前小江正在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读高一。面对自己的一夜走红,江秉鸿...

连日来,淘壶人理论频道上刊登的一篇题为《网络治理,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的文章,引起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并为凤凰网、淘壶人等媒体广泛转载。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篇文章出自宜兴15岁中学生江秉鸿之手,目前小江正在宜兴市东山高级中学读高一。面对自己的“一夜走红”,江秉鸿显得非常平静,他说:“投稿的文章能被录用,我当然很高兴,但不管怎样,我还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

10月31日中午11点,淘壶人记者在东山高级中学高一(6)班找到刚下课的江秉鸿。一身运动装,一副有框眼镜,学生气十足,然而交流起来则侃侃而谈,话语间又不失严谨。江秉鸿说,他的这篇2500多字的文章主要通过论述“四个缺失”(思想上缺少理性独立的思考、治理上缺少依法治网的保障、方式上缺少入心入脑的鼓动、舆论上缺少网络正能量的支持)的问题,表达自己对于网络治理的主张。“其实,好几年前,我就想对网络治理这个话题展开论述,但是写了几次总觉得论述不到位。”后来通过和网友进行探讨,以及阅读列宁所著的《怎么办》等书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消化”,江秉鸿才最终完成了这篇文章。今年10月,他在母亲的建议下,向淘壶人等投了稿。

10月28日,淘壶人刊登了江秉鸿所著的《网络治理,我们到底缺少了什么?》一文,并为其加了“编者按”。“编者按”说,青少年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少年智则网络智,少年强则网络强”。本期从一个年仅15岁少年眼中网络空间的四类缺失,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依法治网”从娃娃抓起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上升到网络强国建设的战略层面认真思考和扎实推动。

对于自己“打磨”多年的文章被淘壶人录用,江秉鸿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功劳归结于家人的支持。江秉鸿说:“小学低年级时,每到周末,父亲就喜欢带我去书店买书看,还总告诉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买书时千万不要不舍得花钱。”到了小学六年级,江秉鸿已经养成阅读的习惯,还偏爱时政类和哲学类的书籍。那时,为了帮孩子找一本刚上市的新书,江秉鸿的父母会跑遍城里所有的书店,实在买不到还会托外地的朋友帮忙找一找。而江秉鸿也把书籍当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一本感兴趣的书往往会反复读上多遍。(张胤)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