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件紫砂茶具亮相茶博 邀你领略“壶中天地”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据悉,整个展厅面积共220㎡,分为紫泥春秋--紫砂茶具的历史、五色之土--紫砂茶具的泥料、方圆之间--紫砂茶具的造型、范金琢玉--紫砂茶具的装饰、小壶世界--工夫茶饮的产物五个板块,集中展出了吴远明捐赠的100件紫砂茶具。 工作人员介绍说,展品从草创期的紫砂、明代紫砂...

清中期紫砂加彩六方壶

杭州网讯 11月20日,中国茶叶博物馆紫砂厅落成,数百件由藏家吴远明捐赠的珍贵紫砂茶具一一和市民游客亮相,博物馆内还有互动体验、DIY“紫砂工坊”等免费互动环节。

作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筹建人之一的吴远明老先生,在他退休之际把所有收集到100余件紫砂茶具全都无偿捐献给了这个工作二十年的博物馆,在这其中15件属于国家三级文物,不仅充实了茶博馆藏品数量,且提升了紫砂茶具的文化内涵。

今天举行的《紫砂泥韵--吴远明捐赠紫砂茶具展》开幕仪式还特别开设紫砂茶具专题展厅,将长期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让更多的紫砂爱好者能有机会近距离欣赏。

据悉,整个展厅面积共220㎡,分为“紫泥春秋--紫砂茶具的历史”、“五色之土--紫砂茶具的泥料”、“方圆之间--紫砂茶具的造型”、“范金琢玉--紫砂茶具的装饰”、“小壶世界--工夫茶饮的产物”五个板块,集中展出了吴远明捐赠的100件紫砂茶具。

工作人员介绍说,展品从草创期的紫砂、明代紫砂精品、清代名家紫砂、到近现代紫砂茶具作品;除了宜兴,还涵盖了广西钦州、广东潮汕、云南建水以及四川荣昌所产的紫陶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紫砂发展的各个阶段,展品如此丰富、全面的紫砂展览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

同时,在紫砂厅一侧,博物馆还同步配套了以互动体验、DIY紫砂茶器具为主的“紫砂工坊”,让参观变得更有趣,有兴趣的市民朋友不妨趁着周末去看看吧。

部分展品介绍:

清初紫砂提梁壶

紫泥为胎,砂质黝黑细腻。壶直口,扁形腹,壶流特别大,为邵式壶的典型风格,肩部起贯虹式高提梁。此壶器型硕大,为同类器型所罕见。底钤“荆溪邵元祥制”款识。

清中期紫砂粉彩花蝶纹竹节壶

内嵌式平盖,盖钮为三足蟾,直筒形腹,平底。壶身以及壶把、壶流均饰以竹节,俗称为竹节壶。壶身以粉红、淡兰、粉白、浅绿以及淡黄等色描绘花蝶纹,色彩淡雅。竹,寓心虚、节坚、常青及傲寒的品格,历来为中国文人所喜爱。竹节壶因此也成为紫砂常用壶形。

直口,短颈,六方体壶身,矮圈足。紫泥作胎,全身饰以粉彩,主体开光,饰以松竹梅以及诗文,造型规整典雅,用彩较满。

民国紫砂石瓢壶

本山绿泥为胎,壶体设计成文人气息浓郁的石瓢式。壶身一侧刻山水纹饰,另一侧由民初时期宜兴潜陶刻诗文。。石瓢壶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开始流行,此后成为经典的传统造型。

本文章来自网友投递或者新闻源RSS自动集录,如果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rights@符号taohuren.com告知于小编,将尽快做出处理。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