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阳羡时评 我市某部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单位联系群众广、服务群众多的实际,以小见大,提出把“不会和群众说话”作为群众观念不强的重要问题来改进,赢得群众认可。对此,笔者也拍手称快。 基层党员干部跟群众面对面交流机会多。跟群众了解情况,向群众宣传政策,帮群众化解情绪,都需要交流。面对群众,会不会说话,善不善交流,结果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志群众工作做不到位、效果不佳,甚至把好事办砸,让群众有怨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太会说话,缺乏交流技巧,和群众说不到一起。前些日子,媒体就曝光过佛山市一位
□阳羡时评
我市某部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单位联系群众广、服务群众多的实际,以小见大,提出把“不会和群众说话”作为群众观念不强的重要问题来改进,赢得群众认可。对此,笔者也拍手称快。
基层党员干部跟群众面对面交流机会多。跟群众了解情况,向群众宣传政策,帮群众化解情绪,都需要交流。面对群众,会不会说话,善不善交流,结果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志群众工作做不到位、效果不佳,甚至把好事办砸,让群众有怨气,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不太会说话,缺乏交流技巧,和群众说不到一起。前些日子,媒体就曝光过佛山市一位人大代表因不会说话引起民愤的实例。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同志,明明很有主动权的事情,就因为语气太硬、语调太高、语腔太官僚,让群众心生反感,由主动变被动,最后弄得收不了场。如此看来,把“”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整治,实为明智之举。
学会和群众说话,心里要装着群众。心里头惦记群众,时时刻刻做到民在心中、心在民中,就会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盼,就能说出让群众不但愿听且听着舒心的话。懂群众。了解群众的喜怒哀乐,知晓群众的现实状况,熟悉群众的日常语言,就能和群众把话说到一块,越说越投机;爱群众。把群众当亲人,就能掏心窝子,和群众推心置腹地畅谈,就能和群众无话不谈;学群众。甘当小学生,真心实意拜群众为师,就能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言为心声。语言犹如一面镜子,能照出党员干部内心群众观念强不强、爱民情怀浓不浓。和群众说什么话、怎么说话,看似是小问题,实则是关系“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大问题。如果每名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装、懂、爱、学”,好好和群众说话,真心和群众打成一片,我们做群众工作必会得心应手,党群干群关系也必会更加亲密无间。
(李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