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局改进作风跑出“加速度”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  本报讯(记者李 震) “原来要跑三四个部门,至少花一周时间,现在只要到建设窗口,一天就可以办好。”近日,万石镇村镇建设管理服务所办事员王洪刚,在为企业代办“墙改基金”时欣喜地发现,申办时间从原来的六七天缩短到一天,“工作人员热情耐心,最近推行的一站式、微笑服务,效果不错,我们群众受益很大。”  七天变一天,“跑部门”变“一站式”,这种“加速度”和贴心服务的出现,正是市建设局听取群众意见、优化服务流程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建设局坚持把教育实践和当前工作
  本报讯(记者李 震) “原来要跑三四个部门,至少花一周时间,现在只要到建设窗口,一天就可以办好。”近日,万石镇村镇建设管理服务所办事员王洪刚,在为企业代办“墙改基金”时欣喜地发现,申办时间从原来的六七天缩短到一天,“工作人员热情耐心,最近推行的一站式、微笑服务,效果不错,我们群众受益很大。”

  七天变一天,“跑部门”变“一站式”,这种“加速度”和贴心服务的出现,正是市建设局听取群众意见、优化服务流程的一个缩影。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建设局坚持把教育实践和当前工作有机结合,突出“为民、利民、便民”的服务宗旨,多方面多形式征求意见,对自查和征求到的五个方面246条意见建议及时梳理、分类合并,并认真分析,坚持边查边改,即知即改,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等重点改进方向。

  市建设局下属的各中心、科室,纷纷针对群众反映较突出的问题,以工程建设、行业管理、行政审批、城市管理等方面为重点开展了系列活动。其中,市政处针对荆溪南路改造中出现的扰民现象,创新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通过搭设便桥、隔音屏障等方式,全力减少施工给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针对房屋投诉量较高的住宅小区,该局质监站、建设监察大队、开发办等部门成立应急处置小组,合力协调解决了屺亭街道神马安置小区等群众投诉。建设监察大队针对规范执法问题,对工程评优和验收流程进行梳理整合,优化验收程序。围绕服务效率不高的问题,该局在行政审批窗口为建筑工人统一设点办理建设工程意外伤害保险,有效提高服务效率。针对路灯巡查方式需进一步优化的问题,照明处合理分配巡查力量,组织相关公司增加应急保障小组人手,确保城区重要公共照明小故障2小时内排除、大问题24小时解决,有效保障市民的夜间出行安全。截至目前,该局25条列入即知即改范围的意见建议,已有10多条整改到位。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