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蒋蓉
她将动物、植物、花果等天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之后,运用于紫砂创作中,使紫砂壶的艺术美感与天然生趣融为一体。早在1995年她就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是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她的作品曾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她就是紫砂大师——蒋蓉。...花货巨匠 紫砂凤魁蒋蓉(1919-2008
她将动物、植物、花果等天然形体,经过艺术提炼之后,运用于紫砂创作中,使紫砂壶的艺术美感与天然生趣融为一体。早在1995年她就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她是中国紫砂工艺史上第一位女工艺美术大师,她的作品曾在全国工业会议上评为“特等奖”,并为周恩来总理出访东南亚等国家制作礼品,她就是紫砂大师——蒋蓉。...花货巨匠 紫砂凤魁蒋蓉(1919-2008
石瓢被称为“跌不破的壶型”,壶中百变,首推石瓢。《石瓢(汉棠式)》是王旭生老师制作的紫砂精品。王旭生老师师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达明,后跟随师公徐汉棠深造。壶艺精湛,擅长传统器型与陶木结合。此壶壶体沿用了徐汉棠大师的徐门石瓢造型,壶腹饱满有度,平盖桥钮线条和缓但蕴力十足,直流嘴与三角把线条修圆,简洁中更有几分敦厚之韵。可说是有骨有肉、骨肉亭匀。壶体陶刻寄吾心意于其壶中,落款“上清为之”。反面刻浮萍小鸟,颇有雅意。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故事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怀着满心的期待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迫不得已,
方器术语宜兴紫砂壶器型设计有方器、圆器、花货、筋纹四种,其中方、圆并称光素器为主要器型,又以方器比圆器更为难做,在紫砂界有“一方顶十圆”的说法。紫砂方壶,有多个平面和棱角,是以直线、平面构成空间。除了“亚明四方”壶等特殊形体外,方壶的面与面的相切、结合处,大都方中寓圆,体现“行方智圆”的特点,耐人玩味。方器造型主要由长短不同的直线组成,如四方、六方、八方及各种比例的长方形等。要求线条流畅,挺括平正,轮廓分明,平稳庄重,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器型的中
顾云峰,师承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丁洪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建翔,作品多以花器见长,有“南瓜王子”之美誉。《全手静香壶》为顾云峰老师采用原矿紫泥、经全手工制作成型的精品花器,以梅花入壶,加之泥色呈现内敛的冷色调,凭添几分空幽寂静的意境。《静香壶》呈扁圆形状,壶腹饱满圆润,重心沉稳,线条流畅,有一气呵成之感,泥料色泽朴素暗沉,显出作品的敦厚坚实,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壶流与壶把的形态模仿梅树树干设计,二弯流胥出自然,干净利落;壶把的枝干
提梁壶为紫砂壶中极为重要的一类,历来佳作精品不断,在紫砂成型的难度分类中亦有「一提、二方、三圆」之说,可见提梁壶成型难度之高。「提梁起,掌在手,放得下」,提梁壶有着特别的寓意,紫砂大家顾景舟先生在他的紫艺生涯中也创制、设计了十款经典的提梁壶,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大提壁壶顾景舟 大提壁壶顾景舟 大提壁壶顾景舟 大提壁壶顾景舟 提璧组壶 (共计十一件
在紫砂艺史上,陈鸣远被认为是技艺最为全面的大师,博古、壶杯、象生文玩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他上承明代精萃,承继供春与时大彬的紫砂正统地位,下启清代新局,影响深远,其艺术成就实已超出壶艺的层次,而成为紫砂艺术的新典范,确立其在紫砂艺苑中不朽的地位。清初 陈鸣远制 素带壶高11cm;宽9.4cm;长14.3cm;重251g 成交价:RMB 31,625,000北京保利2015年春季拍品会LOT 6228冲淡自然——翦淞阁文房韻物志
堵江华老师撰写的《中国紫砂审美史——暨宜兴紫砂名家谱》是众多紫砂爱好者、从业者必读的文献。在有关他的采访中,他把大家关注的紫砂泥料、职称、收藏价值、代工等各种问题都作出客观分析,他励志不负韶华将一生致力于紫砂艺术的创作以及紫砂知识的传播中。他的作品有将军翰墨的豪放风,亦有田园情趣的婉约韵。《荷塘情趣壶》带有一点田园情趣的婉约。此壶是堵江华老师采用原矿老料底槽清,制作于癸酉年(1993)秋月的作品,由徐勇良(老良)铭刻装饰。
陈曼生陈曼生,名鸿寿,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胥溪渔隐、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是名噪一时的钱塘才子。他的书法篆刻自成一格,入列“西泠八大家”。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而他公务之余的紫砂兴趣,竟改变了紫砂艺术的历史进程。▲陈曼生 刻印嘉庆年间,陈曼生在溧阳做县令。虽为官清廉,政绩斐然,但他对朝中阿臾之事并无兴趣,只求寄情书画篆刻
李园林——师承束凤英,是“一代宗师”顾景舟的徒孙,得到过顾老的悉心教泽,将“圆樱”的气韵表现的圆硕中有秀气,扁鼓中有蕴力一点也不足为怪了。李园林老师是一个低调、钻研的人,他不争名逐利,作品也仅仅是在圈内流通,尽管市面上他的作品流通很少,但是他仍然不为利益所动,只醉心于紫砂艺术的研究与创作。“圆樱”就精美的体现了他的制作工艺和对紫砂的感悟力。《圆樱壶》是李园林老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手摹心造创作而成。李园林老师的“圆樱”形制源于师公顾景舟的“扁樱”
紫砂艺术是赶不了时髦的,更不能凭空打造出一个个光宗耀祖的紫砂流派。也从来没听过,仅凭一些职称头衔,奖杯奖状,捐赠博物馆紫砂壶等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为。更加不相信,凭借这些与艺术无关的行为,可以支撑出一位流芳百世的紫砂艺术家。紫砂技术是千日之功,紫砂艺术是一辈子的事,能成为紫砂艺术家的,600年来屈指可数。時大彬,陈呜遠,邵大享,朱可心等,在紫砂历史上的地位并没有用职称来垫高的,当代顾景舟也不是仅仅用职称的荣耀来确立地位的。当然,時代的进步,紫砂的
在王寅春所有作品中,有一件孤品就是“高瓜”,瓜型本不起眼,但是在王老师的迁想妙得下,却成就了一款经典之作。佳作自然被追崇,《高瓜壶》是高湘君老师2000年的作品,此壶选取原一厂老紫泥,摹古王寅春老艺人制成,容量为240CC。泥色深沉朴茂,泥料砂质古朴,老泥料经过多年自然润养,紫玉韵光,别具韵味,深受藏家追捧与喜爱。此壶以“瓜”为造型,体型硕大,长弯流、耳状把,筋纹壶钮、壶盖与壶身相呼应。线条衔接自然,上下气韵贯通。此壶身如梨形,口小肚大
今天是国际爱茶日,由张国立大叔倾力代言。“康熙爷”爱茶这是出了名的,参加个综艺活动也要用紫砂壶泡茶,今天就分享“康熙爷”最爱的紫砂艺术品——《青蛙荷花》。李涵鸣,实力派陶艺家。北京长风2012秋季拍卖会上,在“荆邑之光”中青辈实力派中排行榜首的是他的《荷叶青蛙》。中青辈具备投资价值的陶艺家之一,深受藏家追捧。《荷叶青蛙》是其代表作。李涵鸣老师抟合欢器型,壶身绘叶,去繁留简,将其最为擅长的蛙塑跃然壶上,乍看入眼,细看入心。
关于紫砂“化工壶”的争论,从2010年开始就没有停止过。事实上,当年6月的一场记者招待会上,紫砂圈的几位资深从业者就已经对紫砂“化工壶”的争论做出了明确的回应。“说‘化工壶’那是危言耸听”——史俊棠针对目前所谓宜兴紫砂壶是“化工壶”,消费者担心有些紫砂壶被添加化工原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说法,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强调,紫砂泥料本身含有多种化学元素,没有“化工壶”之说。“如果有人这么说,那是危言耸听。”史俊棠指出,宜兴紫砂产品和作品的价值不仅
松鼠葡萄是常见的传统题材,寓意万古长寿,多子多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无论绘画,制壶都是久经不衰的题材。王铭东老师,被业界称之为“壶中一怪”,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得到中央美院教授张守智、美术家韩美林等人的造型指导。此壶为树桩型,鋬与流嘴皆是葡萄藤条所化,皆有自然藤条之绞拧纹路,隐隐藏于其内。流嘴三弯,有藤枝疤节,颇显老味。壶鋬下端发出两支藤蔓,自然攀爬于壶体,藤蔓上枝条生发自然,枝叶活灵活现,生机勃勃,叶片柔软肥嫩
您的一生是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承继传统、积蓄文化、独立创新、开拓进取,一共四个阶段。● 我不知道什么阶段不阶段的。只觉得在二十岁以前主要是在家乡跟父亲学习传统的紫砂制作工艺,正是由于父亲要求比较严格,所以基础打得比较扎实。之后就是到上海去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开阔了眼界,掌握了现代陶瓷的技术生产方法。再然后就回乡在家里的作坊做了一段时间,其间还当了一次义务的代理村长和夜校教员。到1955年时就到蜀山陶业合作社当起了社员。在朱老(朱可心先生)的鼓励下,工作之余,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