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建荣紫砂艺术丨野趣

    《野趣》以自然界中松鼠葡萄为主题,采用原矿紫泥制成,将田园风光融合到紫砂艺术当中,以表达硕果累累、丰收喜悦之情。此壶是510cc大品,圆盖、圆身,器型饱满有神。是范建荣老师摹古师傅——国大师季益顺《万紫灵趣》之作。流把钮以仿生手法制成叶片、老藤、松鼠样式,并以贴花工艺装饰,细致入微,生动传神,很有师傅花器的韵味。壶身圆润光滑,仿佛一颗成熟饱满的果子。以一只活泼好动的小松鼠为壶钮,松鼠趴伏在葡萄果叶之间,神态悠闲,蓬松的尾巴放佛随着咀嚼的动作在微

    04/13
  • 国大师吴鸣紫砂艺术丨布衣吟

    这套《布衣吟》出自于被称为“叛逆的紫砂新流派”陶艺家吴鸣老师手中。他给紫砂注入了新的生命,让紫砂有了更多的可能性。静观此器,既能看到传统,又能看到现代;既能看到宜兴,又能看到世界。此器把人带入那个没有机器,缝缝补补的年代。点点滴滴的痕迹仿佛唤醒了来自远古的情感。掐捏的壶底边缘,陋布一卷粘贴而成的壶嘴还透着童真与活泼,却也展示了自我的本真与高洁之气。斑点红泥装饰,仿若水中波光粼

    04/10
  • 芥子纳须弥 ——一寻紫砂记

    聊从物外游文人们雅赏茗饮,各擅胜场,或用心设计,或题铭其上,甚至壶艺家亲自捉刀,以隽逸的刀法,在壶上錾刻或雄奇或清逸的题句,因而“壶随字贵,字随壶传”。更有描绘契合茶壶本身意境的画面呈现,陶刻艺人以刀代笔,寄托行云流水之性情。陶刻起初用来落款,在半干的坯体上留下款识或记叙铭文。在陶片上錾刻文字,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20世纪90年代初,在山东邹平县丁公村距今4200年前的古遗址中,出土了一件至少刻有11个字的早于甲骨文的文字陶片,将中国书法史推进了近一千年

    04/10
  • 笑樱不只有顾景舟款,各名家笑樱赏析

    在之前的文章也给大家介绍过紫砂名家的作品对比,特别是紫砂七老艺人间的作品,并且通过这样的比较,也能加深大家对于器型的理解。而今天我们的主题,则是笑樱壶。关于笑樱壶,很多人都认为其是顾景舟先生创制的壶式,其实不然,此为当时一厂的学生潘春芳设计,后被陶瓷公司的领导看见,其觉得不错,后来便让顾景舟先生改进制作,这才成了当时极为流行的一款壶式。除了顾景舟先生之外,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先生也都做过笑樱此款,我们一起来新手一下名家间的壶艺特点。

    04/09
  • 束凤英紫砂艺术丨竹段壶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丁山的一片竹海,成了历代制壶艺人寻找灵感源泉的圣洁宝地。制壶者爱竹是源自血脉的情感。《竹段壶》出自于束凤英老师之手,束凤英尤擅花器竹段,师承“一代宗师”顾景舟、裴石民。此壶精选黄龙山紫泥,摹古心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极具东方文化色彩。壶身为竹段造型,由下至上渐收,呈生长之势。线条柔韧自然,的流把竹节造型,贴塑竹叶生动逼真,写意又

    04/09
  • 黄美金《金油滴建盏》

    黄美金,男,1956年出生,国际注册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窑建盏金油滴制技艺),现任福建建阳御窑陶瓷研究所荣誉所长兼技术总监。从事陶瓷40多年来,其制作的金油滴建盏,金斑璀灿,光彩夺目,乃迄今为止全世界陶瓷界尚无人可以比肩。多件作品先后被上海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院收藏。多家电视台先后多次对黄美金的金油滴作了相关的报道。建盏自宋代盛行之后,技艺断传,直至当代,黄美金一路坚守着建盏技艺的烧制和研究,如今,他烧成的精品“金油滴”建盏,尚无人能企及。此盏圆口外撇,束颈,深弧腹,加

    08/21
  • 徐达明作品《全手润砂》

    徐达明(1952—2016),2008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的长子。他设计创新运用多种材质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体现了远古传统文化的雄气与江南细工的融合。《全手润砂壶》是徐达明大师于癸未年(2003),采用自配的原一厂老紫泥砂料全手工制作,深沉朴茂的老泥上,以徐汉棠大师家传的铺砂技法装饰,一粒粒段砂如天上繁星闪烁,壮丽美观。壶身是从圆形一点一点拍打成方圆结合的造型,非常考验制作者的基

    08/21
  • 老照片里的故事:诉说一代紫砂艺人

    老照片里的故事:诉说一代紫砂艺人从一些珍贵的老照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那些紫砂艺人年轻时的工作场景。他们专注的神情,一丝不苟的态度,让我们知道他们也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砺,刻苦的努力,再加上一些的天份,才能成就大师之名。【图一】非常珍贵的老照片,摄于一九五六年。照片上紫砂艺人从前往后依次为蒋蓉、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陈福渊。这帧照片为紫砂壶从一家一户的家庭作坊到合作社式的工场模式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曾无数次想像古来制壶密不相授的手法,在这样的环境中该如何解答。

    04/08
  • 吴奇敏《童趣壶》:文与趣兼在,圆与秀共融

    审美活动是有次序的一件艺术品映入眼帘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它的气韵然而,最难表现的也就是气韵吴奇敏老师将多种气韵融入一壶文与趣兼在,圆与秀共融毫无违和之感童趣——身桶圆硕口径相合,盖面穹隆珠钮蕴力,气韵饱满流把线条流畅纤秀却坚韧有力双髻稚子天真无邪

    04/08
  • 全手工制壶——看这一篇足够

    全手工制壶——看这一篇足够1.打泥条2.必须将泥片打得厚薄均匀3.刮泥条4.切扇形泥条5.打底片、口片6.切底片、口片7.围身筒8.将泥条多余部分切除9.粘接切口处10.修整切口粘接处

    04/07
  • 谭晓君紫砂艺术丨全手圆珠

    此《圆珠壶》壶型壶身比仿古壶稍高一些,又与传统圆珠不同,形似“莲子”,是谭晓君老师摹古心造之作。谭晓君老师精选原一厂小红泥,全手工制作成型,此壶泥色红润温雅,造型圆融丰润,线条简洁流畅,且由其父谭泉海大师镌刻铭饰,如此紫砂精品,更具品赏价值。此《圆珠壶》,整体饱满,肩颈舒展,张弛有度,口盖略大,弧形盖顶与饱满的身形呼应,融为一体。子母线相合,珠钮玉润,一弯流、圆耳把胥出自然,整器比例协调,造型端庄古朴,陶刻古雅,值得赏玩。

    04/07
  • 淘壶人说紫砂:宜兴紫砂陶的装饰手法(下)

    我们今天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给大家介绍紫砂陶的常见装饰手法。昨天提到的肌理、型线、刻画、雕塑都是非常常见的,今天提及到的四种,除了印贴装饰外,其他的三类相对在当今使用的相对较少。大家一起来欣赏。五 印贴装饰印贴装饰包括印纹装饰、印贴装饰、簇花装饰以及镂空手法。印贴装饰印贴装饰是将装饰纹样可在模板上(一般是坚硬细密的木材、紫砂、石膏等质地),成型时首先将泥片覆盖在模板上压印,然后将带有凸形纹样的泥片镶接成型。如曼生壶式中的瓦当壶,鲍仲

    04/03
  • 淘壶人说紫砂:宜兴紫砂陶的装饰手法(上)

    宜兴紫砂陶艺造型变化丰富,“方非一式,圆不相同”,可以说是集器皿造型之大成。今天我们就专门从紫砂陶艺装饰手法的角度来做一番探讨。自明朝中叶紫砂陶艺进入成熟期以来,装饰手法便逐渐增多,到了清代乾隆年间,紫砂陶艺的装饰手法更是丰富多彩,形成了独特的装饰风格。之后,随着历史的变迁,紫砂陶艺的装饰手法有的得到继承,有的却湮没了。当代由于茶文化的勃兴,社会经济的繁荣,使紫砂工艺走上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的道路,传统的紫砂装饰手法也得以继承和发展。归纳起来,紫砂陶艺的装饰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肌理变

    04/03
  • 国大师,曹亚麟《玉趣》

    曹亚麟,1955年出生于宜兴,2005年研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2年 第六届)、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师从国大师鲍志强。1980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设计专业,现在中国紫砂博物馆专业从事紫砂陶艺术的创作和研究,作品深受海内外壶友的欢迎。

    08/21
  • 紫砂七老蒋蓉传人,范永良《荷花壶(五件套)》

    范永良,男,1943年生于宜兴,2011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6年 第三届),师从七大老艺人中的蒋蓉大师。1959年进厂,为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创始人之一,善制花器,是传统类花器的代表人物。

    08/21
  • 徐汉棠长子,徐达明《全手石瓢》

    徐达明(1952—2016),2008年研高,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年 第二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陶艺世家徐门第四代传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的长子。他设计创新运用多种材质与紫砂相结合,表现紫砂新语言,体现了远古传统文化的雄气与江南细工的融合。

    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