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泥底槽青图文详解析

    底槽青是紫泥类中比较纯正的品种,含矿量较少。因开采时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位置,故称底槽青。

    06/06
  • 何为天青泥,看完你就明白了。

    天青泥传说的由来:周高起成书于明崇祯年代的《阳羡茗壶系》,是关于紫砂最早的专业书籍,清以前的紫砂业事,基本都有记述。有些,是他本人的亲历,如采矿、泥料和生坯制作;有些,则是道听途说,如史陶异僧、富贵土、金沙寺僧、供春的传说。

    05/17
  • 底皂青即底槽青

    底皂青泥料在长时间陈腐后,假如使用时制壶人不注意,很可能在烧成成品上产生黑色晕纹。因此艺人在用陈腐时间较长的底皂青原料时一定要重新杵打充分,才可以制作。

    04/17
  • 紫砂泥料之什么是红泥

    紫砂红泥是宜兴紫砂陶土的三大泥类之一。紫砂红泥泛指紫砂陶土制品烧成后,外观色泽呈红色的一类陶土,并非指某种单一的具体矿料。紫砂红泥因其烧成后,外观色泽和胎质均呈红色,所以冠以红颜丹砂之名。紫砂红泥相对于紫泥家族来说,家底并不富厚,产量仅占紫砂陶土的8%。紫砂红泥家底虽不富厚,然而家族成员却并不少,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红粉世家。这个家族的成员,娇艳多姿,甚娇甚嫩,情感细腻柔和,声若女音,似倾心佳人浴后妃子,又如红颜少年,个性活跃奔放。明清有关紫砂的古籍记载中,很少提及红

    04/17
  • 朱泥壶,到底贵在哪?

    朱泥是争论较多的一种矿料,成品率也较低,原来有‘无朱不皱’、‘无皱不朱’的说法,从某些方面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因为朱泥原料的颗粒比含量小,并且干燥及烧成收缩率比较大……

    04/14
  • 黄金段泥,知道这些才能说是了解它

    黄金段泥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泡茶好喝,赞不绝口!

    04/12
  • 大红袍紫砂壶为何如此“温润”?

    大红袍泥料收缩比几乎达紫泥系的三倍,制作时泥性掌握不易,古代用于增添红泥艳润调色之用,为传说中具神秘色彩之精品朱泥之一。

    04/01
  • 浅谈-那些年被传的神乎其神的降坡泥

    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降坡泥是指在宜兴鼎蜀镇在修建陶都路是穿越黄龙山贺青龙山之间发掘的紫砂陶土。因为主要是在降低该路段的陡坡工程中发现的,大家习惯称之为“降坡泥”。

    03/22
  • 【详解】紫砂朱泥知识

    朱泥属于紫砂红泥中的一种,含铁量极高,是红泥中之精品。 朱泥矿藏稀少,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

    03/16
  • 紫砂原矿颜色及炼制后色泽的不同

    平时在与壶友沟通中,有壶友问,紫砂原矿的色泽和最后作品的颜色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紫砂矿是什么色泽,烧制出的紫砂作品就是什么色泽?为清晰的回复这个问题,小编找了一些资料,并整理成以下图文,供朋友们鉴赏。

    03/09
  • 全面详解紫砂泥料:清水泥、底槽青、红皮龙……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02/24
  • 紫砂泥料的特点,你能分清吗?

    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地层表面的一种黏土岩,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

    12/08
  • 紫砂的“砂”是指什么?

    紫砂,顾名思义,紫颜色的砂。砂,化学从成分上来说,是石英颗粒。其实这就是经验派说紫砂泥“有骨性”中的“骨”。

    11/10
  • 紫砂矿料·紫泥

    紫泥属泥质粉砂岩,目前仅产于丁蜀镇黄龙山矿区,一般产于甲泥矿层的中、上部位,质地比较均匀,以多种夹层的形式存在。矿层呈“薄层状”、“透镜状”等形态,泥层厚度一般在数十厘米到一米左右,有的仅数厘米,稳定性差,有时不延续而灭尖。

    09/22
  • 调砂用的砂料还是紫砂泥料吗

    什么是“调砂”?调砂,就是在炼制泥料时,在一种天然的泥粉中,按一定比例、一定目数加入另外的熟或半熟的天然砂料,并使二者充分且均匀结合。一句话,将不同或相同目数的同类或异类泥料混合。调砂用的砂料乃是紫砂泥料,只是调入的砂料颗粒大小、调兑比例各有不同而已。

    07/04
  • 降坡泥

    原矿降坡泥,原矿产于因採矿而使道路低陷,遂被宜兴陶人呼之降坡泥。降坡泥练制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简直与明清佳泥毫无二样。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