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可心,原名朱凯长,艺名“可心”,14岁拜汪生义为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风格浑厚淳朴,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为花货素饰器一代宗师。
朱可心制 | 报春壶
朱可心(1904-1986),原名凯长,自取可心,14岁拜汪生义为师,年轻时擅长花货造型,仿制传统产品独到,其制“鱼化龙壶”和新创的“一节竹段壶”为窑户看好声誉日隆。
1931年,朱可心受聘于江苏省宜兴陶瓷职业学校窑业科任老师,兼实验工场技师。次年,精心创作了新品“云龙鼎”,参加百年一度的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荣获“特级优奖”。
另一件“竹节鼎”,构思奇特,配色巧妙,做工精细,竹节清晰有致,轮廓分明,盖面竹叶处理成镂空,便于焚香透气。这件作品在上海蓬莱市场(豫园商场)展出时被宋庆龄以500英镑定购,展后回国交货,该鼎现保存在宋庆龄故居内。
抗日战争期间和抗战胜利后,他度日艰难,但工作仍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一生创制了几十种(套)近千件的紫砂器具,“云龙壶”、“竹段壶”、“松鼠葡萄壶”、“报春壶”、“蝶壶”、“三友壶”等为其杰作,成为长销不衰的品种。20 世纪50年初创作的“圆松竹梅壶”为南京博物院收藏。
1954 年夏天,朱可心被选送到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民间美术工艺研究班学习,回来后担任汤渡陶业生产合作社监事。其作品“仿古竹提壶”、“松竹梅三友壶”、“一节竹段壶”,曾参加出国展览。
作品“万寿壶”曾先后送呈徐海东大将、毛泽东主席;“可心梨式壶”由周恩来总理作为国礼赠送日本国田中角荣首相。
朱可心是一位能紧跟时代步伐而不断变化进取的艺人,后期作品多洋溢时代气息,其壶艺风格浑厚淳朴,静穆大方,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级取创作素材。代表作有“云龙壶”、“报春壶”、“彩蝶壶”等。
他授徒有方,学生汪寅仙、许成权、潘春芳、吴震、曹婉芬、王小龙等皆为一时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