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寿珍在紫砂壶制作方面的贡献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程寿珍,号冰心道人,是民国宜兴紫砂名家,师从邵友廷,艺途超六十载。他改良出寿珍式掇球,创寿珍嘴,制壶显粗中有细韵味,晚年育人、推技艺,作品获国际大奖,助紫砂壶提升国际知名度。

程寿珍(1857-1939),号冰心道人,宜兴上袁村人,自幼师从养父邵友廷,潜心钻研紫砂技艺,终成一代宗师。其艺术生涯长达六十余载,即便到了古稀之年,依旧坚守在创作一线,留下了数量颇丰的传世佳作。

程寿珍

程寿珍

晚年时,程寿珍专注于掇球、仿古、汉扁三种壶式的创作,作品上常钤有“冰心道人”、“八十二老人”等印章,成为其作品的鲜明标识。

紫砂壶制作领域,程寿珍的贡献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经典器型的改良

程寿珍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对掇球壶的改良。在传统邵友廷掇球壶的基础上,程寿珍对壶身线条进行了精心打磨,使其更为圆润流畅,尽显温婉之美。同时,他大胆创新,设计出弯流微曲的壶嘴与垂耳式把手,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被后世称为“寿珍掇球”。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掇球壶

寿珍掇球不仅保留了传统紫砂壶古朴典雅的气质,更在视觉上增添了层次感与美感,成为后世制壶者争相仿制的典范,深刻影响了掇球壶这一经典器型的发展脉络。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仿古壶

除了掇球壶,程寿珍在仿古壶与汉扁壶的创作上也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造诣。他善于将传统器型与个人艺术理念相融合,在仿古壶的设计中,采用鼓腹溜肩的造型,让壶身显得饱满大气;而汉扁壶的扁圆造型,则尽显简约雅致。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汉扁壶

无论是仿古壶还是汉扁壶,都体现出程寿珍“粗中有细”的独特艺术韵味。他制作的壶胎质细腻,线条圆润流畅,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尽显匠心,充分展现了他对紫砂技艺的精准把控与深厚理解。

 

2.“寿珍嘴”的创新

在紫砂壶的实用功能与艺术美感结合方面,程寿珍也有着独到的见解与创新。他在流嘴的设计上独树一帜,创造出“寿珍嘴”。“寿珍嘴”的流部线条如同书法运笔一般,起承转合间富有节奏感与力道,同时又不失韵律之美。

程寿珍紫砂壶

寿珍嘴

更为重要的是,“寿珍嘴”在使用过程中,出水顺畅,断水干净利落,真正实现了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为紫砂壶的功能设计与艺术表达提供了新的思路。

程寿珍紫砂壶

寿珍嘴

 

3.紫砂技艺的传承与推广

程寿珍的贡献还不止于器物创作,他在紫砂技艺的传承与推广方面也功不可没。晚年时期,他受聘于江苏省立宜兴陶业职业中学,担任技师一职。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牛盖莲子壶

在任教期间,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学生,悉心培养了包括冯桂林在内的20名学徒。这些学徒后来大多成为紫砂领域的中坚力量,将程寿珍的技艺与匠心传承下去,为紫砂技艺的延续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半桃壶

此外,程寿珍还积极与范大生、邵云儒等同期紫砂名家合作,共同探讨紫砂技艺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整个紫砂行业的进步。

 

4.紫砂壶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不仅如此,程寿珍的作品还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极大地提升了紫砂壶的国际知名度。1915年,他的作品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斩获大奖;1932年,其作品又在芝加哥博览会上再获殊荣。

程寿珍紫砂壶

程寿珍掇球壶

程寿珍紫砂款识

底款:八十二老人作此茗壶巴拿马和国货物品展览会曾得优奖

这两次国际大奖,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紫砂壶的独特魅力,也让程寿珍的名字享誉国际,为中国紫砂文化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基础。

 

程寿珍用一生的坚守与创新,在紫砂壶制作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技艺传承、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推广,全方位推动了紫砂艺术的发展,成为后世制壶者敬仰的榜样,其匠心精神与艺术成就至今仍在影响着紫砂行业的发展。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