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远做过的紫砂杯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陈鸣远,清代砂艺第一名手,不仅擅制紫砂茗壶,在紫砂杂件领域同样造诣深厚,尤其在紫砂杯创作上,更是将技艺与创意完美融合,留下了诸多堪称圣品的佳作。

提及清代紫砂艺术,陈鸣远的名字如雷贯耳,他被誉为“清代砂艺第一名手”,其打造的传香壶、南瓜壶等紫砂壶屡拍天价,备受藏家追捧。

陈鸣远

陈鸣远画像

但鲜少有人知晓,陈鸣远在紫砂杂件领域同样造诣深厚,尤其在紫砂杯创作上,更是将技艺与创意完美融合,留下了诸多堪称圣品的佳作,“紫砂全才”之名实至名归。


一、仿生奇趣:自然之美入杯间

陈鸣远擅长以自然之物为灵感,将仿生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

1.千载杯

千载杯以松树桩为形,松枝作柄,杯口随形伸展,枝干为足,树皮肌理细腻逼真,几蓬松针点缀杯柄两侧新枝,尽显老干新枝的生机。杯身留白处题“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松”,既赋予杯子文化韵味,又暗含永生不衰的美好寓意。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2.斑竹杯

斑竹杯则仿湘妃竹之态,介于光素器与花货之间。杯身取一截竹段,呈扁圆随形,素净雅致。外侧以紫褐色脂泥绘色斑,运笔流畅,写实逼真;一面贴饰两株挺拔竹枝,自然天成。竹象征气节与坚韧,让杯子不仅是实用器物,更承载着精神内涵。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3.灵芝杯

灵芝杯以仙草灵芝为形,硕大灵芝下凹成杯身,不规则卷舒撇口为沿,芝茎自杯底蜿蜒至杯身作把手,大小灵芝点缀其间,灵动鲜活。灵芝自古代表祥瑞,此杯寓意长寿福禄,杯身钤“鸣远”、“陈贞”印,还刻有“文水珍藏”铭文,更添珍贵。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4.佛手杯

佛手杯通体仿佛手造型,枝叶根茎雕刻灵动,经巧妙取舍与适度夸张,形象鲜活。搭配契合肌理的泥色,带来逼真的审美感受。佛手素有 “果中仙品,世间奇卉” 之称,杯子借其寓意瓜瓞绵绵、吉祥太平。

陈鸣远紫砂杯

5.桃形杯

桃形杯以肥硕半桃为主体,桃尖作流,构思巧妙。杯身将桃的枝、叶、果有机结合,桃子丰硕,枝干古老苍劲,桃叶参差扶疏,枝端小桃为整体增添活力。更精妙的是,叶端、小桃和枝干呈三足鼎立之势,成为杯底支撑点,保证杯子稳定,杯外沿钤“陈”、“鸣远”款,尽显匠心。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二、古朴雅致:形制与纹饰的巧思

除了仿生造型,陈鸣远在仿古形制紫砂杯创作上也独具匠心。

1.鹦鹉杯

鹦鹉杯仿青铜“觥”型,鹦鹉背负大杯,杯体贴饰三角饰片与拐子龙纹,间隔弦纹,一侧塑螭龙,古意盎然。杯底有阳文“陈鸣远”方印,紫砂梨皮调砂,颗粒如繁星点点,精致古雅,细巧纤秀。

陈鸣远紫砂杯

2.方斗杯

方斗杯形如方斗,器形规整,敞口、斜腹、平底。外口沿及下沿饰连续回纹,左壁凸塑衔环铺首,右壁塑螭龙形把。正面阴刻行楷“斗有酒藏之久为君子有”铭文,落款“鸣远刻款”并署陈鸣远方印。

苏州博物馆也藏有一件类似方斗杯,铭文相同,仅杯把为羊兽弧形把且连活环,可见其形制设计的丰富性。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3.清爵杯

清爵杯仿青铜器造型,圆底鼓腹,附三锥形足,带把流两侧饰柱。器腹刻带状回纹,把端刻兽面纹,造型挺拔古朴,纹饰精美。杯身刻 “陈”“鸣远” 两印,以天圆地方式排列,工艺考究。在北京匡时2021年秋拍中,此杯以1909万高价成交,足见其珍贵。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紫砂杯


陈鸣远的紫砂杯,无论是仿生之作还是传统形制,皆造型别致、工艺精湛,每一件都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承载着他对紫砂艺术的极致追求,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徐汉棠一脉传承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