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王旭生的紫砂壶价格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紫砂顾问:夏汐 收藏热线:13524125257(微信同号)
王旭生 

       1974年生于江苏宜兴,1990年进入丁蜀职高工艺美术专业学习。从业初期,跟随省大师胡永成、施小马研习紫砂制壶技艺,2001年又拜入国大师徐达明门下,并深得其父徐汉棠大师赏识,收为入室弟子。

                                                    


得益于徐氏父子两代大师的言传身教,王旭生对紫砂艺术的内涵与精髓领悟深刻,凭借自身天赋与不懈努力,技艺不断成熟。其创作尤以光素器见长,作品造型优美大方,细节处理一丝不苟,完美融合了艺术观赏性与日常实用性,在收藏界广受认可。

王旭生制全手景舟石瓢壶(吴东元书铭)(921989)

容量:200CC泥料:原矿老紫泥刻绘/主题:诗词

景舟石瓢壶,又称“大石瓢”、“霸王瓢”,为紫砂泰斗顾景舟经典代表作,首制于1948年,是顾老在光明石瓢的基础上略作调整得来。

      此件石瓢,为王旭生采徐汉棠大师家藏原矿老紫泥全手精制,壶身取势扁稳,自肩部向下渐次丰盈,饱满的壶腹线条内敛,毫无臃肿之态,壶底置三枚棋形底足均衡托举,平盖略出口沿,桥钮融于盖面。


壶嘴作直流式,昂首挺立却含蓄其锋,三角把舒展开阖,力道下沉,与敦实的壶体相呼应,共筑沉稳和谐的整体气韵

 

吴东元书铭王旭生制《石瓢壶·汉棠式》(920382)

容量:380CC泥料:原矿老紫泥刻绘/主题:

     汉棠石瓢壶,徐门紫砂经典代表作,乃国大师徐汉棠所创,在景舟满瓢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而得。此件石瓢,为两大实力派陶手联袂演绎,王旭生制壶,吴东元陶刻,并在徐大师的监制下完成,意义、价值非凡。选用汉棠家藏原矿老紫泥全手工精制,古朴高雅,精光内敛


      壶体上小下大,扁矮敦实,斜面过渡自然,壶腹饱满而不鼓胀,下承三棋足,分布均匀,稳实有力。平盖略出口沿,上置桥钮,直流昂扬而不张扬,三角把伸展而不轻浮,沉稳下压,与身筒协调。

壶身陶刻出自吴东元之手,正面刻绘竹叶,旁刻“时癸卯之冬板桥意”,反面铭刻“茶熟香温”,落款“半丁镌”,舒朗飘逸,清新俊秀,文人气息浓厚,极具观赏性。

王旭生全手工制《汉棠式矮石瓢》(919620)

容量:180CC泥料:原矿老紫泥

此件汉棠式矮石瓢壶,原矿老紫泥为胎,泥色紫润,精湛的明针功夫使壶体水色极佳,手感温润,十分可人。壶体造型为传统汉棠石瓢壶式,壶腹鼓出,肌理丰润饱满,盖面与颈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壶之流、把、钮,线条圆融流畅,腹底三足,精巧细致,整器比例协调,气韵衔接流畅,此壶在徐汉棠大师指导下完成,器型比例、做工、线条、明针、肌理质感等已趋于完美。整器素面素心,向壶友们展示纯粹的线条美、肌理美,感受原始自然的泥料质感之美!


王旭生全手工制《虚扁(大)》(919619)

容量:400CC泥料:原矿老紫泥

  此件虚扁壶,原矿老紫泥为胎,泥色紫润,精湛的明针功夫使壶体水色极佳,手感温润,十分可人。

壶体造型为传统虚扁壶式,壶身扁而不塌,腹底挺拔,肩线挺括,流、把胥出自然,宛若自壶体生长延伸而出,扁钮力蕴充沛,比例协调而气韵贯通,难得!

王旭生全手工制《半夏紫砂壶》(921012)

容量:270CC泥料:原矿赵庄小红泥刻绘/主题:光货

此件半夏壶,为作者于2024年春月精选赵庄小红泥全手抟制,烧成后朱红中略泛橙光,妍而不妖,颗粒丰润,质感细腻柔和,深受藏家喜爱。

壶体呈倒扣的半球形,矮颈、溜肩至鼓腹,线条的过渡一气呵成,底大若盘,端庄稳重,圆盖出口沿,盖面微鼓,扁钮似壶身微缩倒置,剑流利落,出水有力,耳把上扬,易于把握,流、把左右均衡,增加了整壶的协调感。整壶泥料优质,工艺严谨,精巧而又实用,是为杀茶品茗之利器。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