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壶人6月26日讯(记者 米格)记者今日从江苏宜兴环保局了解到,自2007年太湖水质危机以来,宜兴已经连续六年实现了太湖安全度夏。日前宜兴市环保局又专门制定了《治太保源企业达标排放专项行动方案》,并于本月全面启动了境内入太湖9条河流达标排放专项检查,要让入湖水质好于宜兴入境水质,实现太湖水质持续好转。
宜兴位于太湖的上游,承受着巨大的外源型污染压力,虽然常年以来保持着入湖水质好于入境水质,但是自“太湖蓝藻”事件爆发以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宜兴长期处于治太的最前沿,肩负着治太的最大任务。
据介绍,这几年宜兴对水污染防治、水环境保护的力度之大、投入之巨,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类城市中都是罕见的。宜兴在全省率先组建了正科级建制的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建立了全覆盖的“河长制”,对辖区内主要河道进行包干,提出了一河一策综合整治要求,扎实推进了控源截污、河道清淤、生态修复、点源治理、面源控制、环境美化等入湖河流综合整治工作。
近年来,宜兴累计环保投入近60亿元,环保投入增幅大大高于同期GDP增速。建成投运污水处理厂12座,日处理规模达到21万吨,已建成、投运污水收集主、支管网1300多公里,基本实现污水收集全覆盖。城区和集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6%和86%。所有污水处理厂都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装置,与环保部门联网。
与此同时,宜兴累计关停594家化工企业、404家琉璃瓦企业、30家蓄电池企业等高污染企业,有效控制了全市的结构性污染,化工产业经济比重由2006年的20%已下降到了2013年的9.5%。目前,全市饮用水源、11个小康断面、28个河长制断面、41个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主要入湖河流断面水质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水环境质量指数逐年改善,自2007年太湖水质危机以来,宜兴已经连续六年实现了太湖安全度夏。
记者了解到,本次宜兴9条入太湖河流达标排放专项检查行动将持续至今年9月,主要目标是入湖河道两侧排水企业的执法监管,严肃查处不正常运行污染处理设施以及偷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努力实现各入湖河道水质今年同期好于去年,要让入湖水质好于宜兴入境水质,实现太湖水质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