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给市民一个通畅的出行环境,市建设、公用事业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统筹、优质高效推进,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今年国庆节前,人民路将以更完善的功能、崭新的现代化风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今年3月1日,人民路,这条繁华的城市“中轴线”开启新一轮“嬗变之旅”。为给市民一个通畅的出行环境,市建设、公用事业等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科学统筹、优质高效推进,全力打造精品工程。今年国庆节前,人民路将以更完善的功能、崭新的现代化风貌呈现在市民面前。
全力提功能,改造工程亮点多多
与以往的市政道路改造相比,此次人民路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设计,听取民意,人性化考量微调改造方案,全力提升道路相关功能。3月份起,“自来水供水管道提升改造”率先启动,目前已基本完工。通过改造,一举改变了部分老旧管道尤其是水泥供水管存在管径不足、漏损严重、爆管频繁等问题,提高了居民用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月份,工程进入地面综合改造阶段,对多个路口分步进行渠化改造,提高通行能力;接通解放路与人民路等交叉路口城市慢行系统“断点”;首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建立多个“样板段”,根据实际效果优选方案,严格建设标准;大众路东侧人行道创新性地进行“曲线布置”,腾出改造空间拓宽道路,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挤出”新停车位;学前路、迎宾路电力线杆入地,扫除空中“蜘蛛网”;听取市民建议,太滆广场改造不再进行大规模改建,保持其历史风貌;计划在人民中路部分路口,试点安装联动式人行道红绿灯……改造后的人民路交通功能将更加完善,道路景观将更美观。
高标准建设,助力道路“靓丽转身”
为真正把人民路改造工程建成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市民满意的精品工程,市建设局等部门切实加强监管,监理人员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则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及监理人员要求进行施工。在管材质量方面,通过公开招标,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球墨铸铁管和钢管。所有材料使用前,样品都被送到国家工程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严格安装工艺管理,每条焊缝即时进行探伤检查、每处防腐即时进行电火花测试。在路面综合改造阶段,建设方对人行道铺装的每批次的花岗岩等建材的质地、色差、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首次对所有窨井井盖进行统一设计,防止由于不同部门不同标准施工而引发接口不平整、沉降等现象发生。工程还计划首次在市政工程中推行“沥青压实度现场测试”,保障施工质量。目前,人民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过半,8月份将开始沥青摊铺。改造后的人民路,形象更加靓丽,百姓出行将更加通畅。
人性化施工,细致考量办好实事
大规模道路施工,难免会影响市民出行。可是,今年的人民路改造,市民并没有多大怨言。“施工文明,能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家住宜城迎宾新村附近的黄斌的话,代表了不少市民的心声。市建设部门市政处工程科负责人匡诚表示,2007年以来,他参与了荆邑路、环科园9路等城区道路工程建设。
此次改造是众多同类工程中施工考量最多、建设管理要求最严的一次,也是接到相关投诉最少的一次。为减少对市民生活影响,工程开工前,市建设、公用事业、供电等部门就进行了多次会商,统筹安排排水、供电、供水管道等施工,力争“只开挖一次路面,施工后一次性恢复,恢复后的道路不再重复开挖”。在每个施工现场,工程区域均安装围挡,设置有比较温馨的提示语和警示标志;施工现场经常喷洒保持无灰尘,施工垃圾日产日清;精心设置出入小区安全通道,搭设木板、钢板等临时过道,确保市民出行安全、方便。尤其在繁华的人民中路路段,施工单位还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把大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对实验小学所在地附近路段和学前路的施工,选在放假之后进行;主要道口分四次改造,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减少了扰民。 (李震/文 焕新/摄)
全力提功能,改造工程亮点多多
与以往的市政道路改造相比,此次人民路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设计,听取民意,人性化考量微调改造方案,全力提升道路相关功能。3月份起,“自来水供水管道提升改造”率先启动,目前已基本完工。通过改造,一举改变了部分老旧管道尤其是水泥供水管存在管径不足、漏损严重、爆管频繁等问题,提高了居民用水的稳定性和连续性。5月份,工程进入地面综合改造阶段,对多个路口分步进行渠化改造,提高通行能力;接通解放路与人民路等交叉路口城市慢行系统“断点”;首次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建立多个“样板段”,根据实际效果优选方案,严格建设标准;大众路东侧人行道创新性地进行“曲线布置”,腾出改造空间拓宽道路,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挤出”新停车位;学前路、迎宾路电力线杆入地,扫除空中“蜘蛛网”;听取市民建议,太滆广场改造不再进行大规模改建,保持其历史风貌;计划在人民中路部分路口,试点安装联动式人行道红绿灯……改造后的人民路交通功能将更加完善,道路景观将更美观。
高标准建设,助力道路“靓丽转身”
为真正把人民路改造工程建成经得起时间检验和市民满意的精品工程,市建设局等部门切实加强监管,监理人员严格监督,施工单位则按照施工规范标准及监理人员要求进行施工。在管材质量方面,通过公开招标,选用国内知名品牌球墨铸铁管和钢管。所有材料使用前,样品都被送到国家工程复合材料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权威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能使用。严格安装工艺管理,每条焊缝即时进行探伤检查、每处防腐即时进行电火花测试。在路面综合改造阶段,建设方对人行道铺装的每批次的花岗岩等建材的质地、色差、尺寸,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首次对所有窨井井盖进行统一设计,防止由于不同部门不同标准施工而引发接口不平整、沉降等现象发生。工程还计划首次在市政工程中推行“沥青压实度现场测试”,保障施工质量。目前,人民路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已过半,8月份将开始沥青摊铺。改造后的人民路,形象更加靓丽,百姓出行将更加通畅。
人性化施工,细致考量办好实事
大规模道路施工,难免会影响市民出行。可是,今年的人民路改造,市民并没有多大怨言。“施工文明,能从我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家住宜城迎宾新村附近的黄斌的话,代表了不少市民的心声。市建设部门市政处工程科负责人匡诚表示,2007年以来,他参与了荆邑路、环科园9路等城区道路工程建设。
此次改造是众多同类工程中施工考量最多、建设管理要求最严的一次,也是接到相关投诉最少的一次。为减少对市民生活影响,工程开工前,市建设、公用事业、供电等部门就进行了多次会商,统筹安排排水、供电、供水管道等施工,力争“只开挖一次路面,施工后一次性恢复,恢复后的道路不再重复开挖”。在每个施工现场,工程区域均安装围挡,设置有比较温馨的提示语和警示标志;施工现场经常喷洒保持无灰尘,施工垃圾日产日清;精心设置出入小区安全通道,搭设木板、钢板等临时过道,确保市民出行安全、方便。尤其在繁华的人民中路路段,施工单位还科学安排施工工序,把大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对实验小学所在地附近路段和学前路的施工,选在放假之后进行;主要道口分四次改造,虽然增加了施工难度,但减少了扰民。 (李震/文 焕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