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自6月23日入梅以来,出现了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近日,记者前往蔬菜果品批发市场、供电部门、医院等地,对相关情况作了一番调查。
蔬菜价格:同比平均降低30%
随着高温高湿天气的来临,我市的蔬菜价格反而一路走低,比去年同期平均低了30%左右。
青菜1.2元/公斤、冬瓜1元/公斤、丝瓜2元/公斤……7月2日,市瑞德蔬菜果品批发市场的付经理查看了记录册上当天的蔬菜批发价,说:“最近几天蔬菜的价格并没有因梅雨天气而上涨,反而比去年同期平均便宜了30%左右。去年6月底、7月初,南瓜藤每公斤的批发价为4元左右,而现在每公斤只要1.6元左右。”他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今年高温天气来得较晚,蔬菜长势良好,不仅品种多,而且量还足。但随着高温高湿天气的持续影响,预计再过一个礼拜左右,我市的菜价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供应量将保持充足。
居民用电:创今年以来新高
连续的高温天气,使全市居民生活用电量剧增,宜兴电网也迎来了首轮夏季居民生活用电的高峰。
据了解,居民使用空调制冷,是电网负荷剧增的主要原因。市供电部门有关人员表示,从宜兴电网用电负荷曲线来看,居民生活用电从6月29日开始明显上升,且每天晚上8点30分至9点,曲线上升幅度最大。至7月3日下午2点,我市最高用电负荷达127.5万千瓦。他说:“虽然居民生活用电已创今年以来新高,但还未到达最高峰,预计从下个星期起我市电网负荷将继续攀升。”
为确保安全“度峰”,今年6月份,市供电部门就制定了“迎峰度夏反事故抢修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多次演习,确保一旦因突发事件产生电力供应缺口,能及时按照有序用电方案,保证居民生活用电和医院、交通、水利等各重点单位的用电不受影响。目前,城区电力抢修中心和各乡镇供电所均已加强了值班力量,电力服务热线95598全天候开通,市民如遇用电问题可随时拨打。
医院门诊:昆虫性皮炎患者增多
由于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跳蚤、螨虫、蚊子等容易滋生,使医院门诊的皮肤疾病患者增加了不少。
“痒,真痒!”7月2日上午,市民肖晓东坐在市人民医院皮肤科史医生面前,指着自己腿上一个个绿豆大小的红疱,皱着眉头说:“这些红疱是前天出来的,我以为是蚊子咬的,但非常痒,抓过后会出现红红的风团,有的大红疱里还有水。”史医生表示,这是昆虫性皮炎,主要由跳蚤、螨虫等叮咬后引起。他说:“昆虫性皮炎一般入梅以后较为多见。最近几天,前来就诊的昆虫性皮炎患者比平时增加了90%以上。”市中医医院皮肤科医生也表示,入梅以来,该门诊每天都有3至5名昆虫性皮炎患者前来就诊,而平时几乎没有。对此,他提醒市民,养猫、狗等宠物的人群最易患昆虫性皮炎,因此要经常为宠物清洗。同时,在梅雨季节,家里的席子和穿的衣服最好采用高温消毒,以免螨虫等滋生。(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