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包装食品明年起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近日,卫生部发布《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目前,我市市场情况如何?市民反响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超市。

怎么吃更健康?先看标签!近日,卫生部发布《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从2013年1月1日开始,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目前,我市市场情况如何?市民反响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超市。

解读:选购食品可“心中有数”

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包括:袋装休闲零食、饼干、冲调饮品等,速冻饺子、汤圆、虾丸等速冻米面食品和冷冻调理品,单项营养素含量较高、对营养素日摄入量影响较大的腐乳、酱油、酱类、复合调味料等。不过,并非所有预包装食品均要使用营养标签,生肉、生蔬菜、水果、茶叶、现制现售食品等均可“豁免”。

按照《通则》规定,以往一些食品、保健品宣称的“高蛋白”、“富含蛋白质”等不再可以随便标注,只有当食品中蛋白质含量≥12克/100克(或≥6克/100毫升,或≥6克/420千焦耳)时,才可以称为“高”蛋白或“富含”蛋白质。此外,四大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必须标注清楚。因此,市民在选购预包装食品时可通过查看营养标签做到“心中有数”。

调查:“紧箍咒”松紧程度不一

记者在走访城区大统华、大润发等多家大型超市后发现,已有部分预包装食品提前在外包装上标示营养成分表。但目前同一类商品不同厂家对是否标示或如何标示并不统一。

在某大型超市的食品货架区,记者发现,除少部分生鲜食品和现做现售的食物外,其余食品大都是预包装食品。其中,大部分饼干、薯片、奶粉等已标注营养成分,而酱菜、调味品类预包装食品则标示不清或尚未标示。其中,最常见的调味品酱油,其标签基本只有黄豆、盐等原料成分说明,没有任何关于营养成分的注解。随后,记者在速冻食品区查看几个大冰柜后发现,包括三全、思念等多数品牌在内的速冻食品均已标注营养成分,但标准不一,如某品牌猪肉荠菜馅水饺,重量为720g,包装袋上标明每100g含能量865千焦、蛋白质5.8克、脂肪7.5克、碳水化合物23.5克、钠449毫克等,而另一品牌同样规格的水饺则只标注了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市民:期盼营养标签更通俗

对于多数市民来说,营养标签仍是个新鲜事物,大家的接受程度如何?“这些术语感觉太专业了。”家住中星湖滨城的程丽明告诉记者,虽然这些营养成分平时在一些杂志或者电视上经常看见,但不知道具体有什么功效、每天人体需摄入多少,她希望《通则》正式实施后,商家能标注得更通俗些,让老百姓都看得懂。采访中,多数市民都表达了与程丽明同样的期盼。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存在营养过剩等问题,有了营养标签,能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比如肾病病人要少摄入蛋白质,肥胖人群少摄入脂肪,糖尿病病人则要少摄入碳水化合物,而钠含量过高对高血压患者不利。”对于市民的疑惑,市中医医院高级公共营养师周春梅作了解答。根据营养素参考值日推荐摄入量标准,她建议人体每天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分别占总能量的10%-15%、20%-30%和55%-65%。

(郑钊)

壶艺泰斗顾景舟大师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