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何以消暑,足不出壶

文章二维码
扫码手机阅读
摘要:来喝茶,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来赏老壶,徐汉棠大师九十年代的《全手大石瓢》,细细欣赏,品味老壶所带来的历史厚重感,其中的古韵,带来一阵清凉。

来赏老壶,吴震大师《大碧玉如意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或九十年代初的作品,国大师谭泉海陶刻,原一厂老黑料色泽沉朴,陶刻更是铁笔金钩,品壶赏字,锋芒逼人。

来赏老壶,李碧芳《春炉提梁》,提梁纵横收放、雍容大度,横跨壶体,恰似一道长虹,气度不同凡响。观壶,感觉风穿过提梁而来……

来赏老壶,徐元明《五谷丰盛之三·银杏果壶》,1992年作品,夫人沈龙娣陶刻装饰,于一壶上,银杏叶、银杏果随风而舞,轻盈盈、俏生生,自带清风。

来赏花鸟,谈曙君《石瓢》,寒汀居士之女江圣行书画,谭泉海弟子雷建发泥绘,相思鸟与红豆,活生生一幅国画花鸟图,置身于自然之中,听鸟鸣,闻草木清香,暑意顿消!

来赏《心灵的智慧》,范泽锋作品,看似简单的器型实则蕴藏着浓浓的禅意、深奥的佛理,等待您去探究,去参悟……

来喝茶,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

何以消暑,足不出壶。

徐元明一脉紫砂壶名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