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壶的历史脉络可追溯至明万历到清康熙年间,紫砂名家惠孟臣便是这一器型的代表性创作者。他所制的水平壶,大多小巧玲珑,造型精巧雅致,线条简洁利落,色泽多呈朱紫,凭借出众的工艺,以水平壶为代表的孟臣壶声名远播,早在明末清初就已远销南洋、日本及欧洲等地。
水平壶的诞生,与工夫茶的品饮文化密不可分。冲泡工夫茶时,需在小茶壶内填满茶叶,注入适宜温度的开水,随后将茶壶置于茶碗或茶海内,再用沸水浇淋壶身,以此激发茶叶的醇厚滋味。而水平壶能在热水中稳稳当当,不偏不斜,“水平”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孟臣水平壶
要实现这般平衡,壶嘴与壶把的重量必须精准对等,其复杂的工艺要求和致密的结构设计,对制作者的技艺水准与功底提出了极高要求。可以说,水平壶是宜兴陶文化与工夫茶文化深度融合的结晶,在清代三百年间风靡南国,在闽粤五百里范围内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印记。
顾景舟水平壶印章款识
在水平壶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宜兴紫砂艺人、潮汕拉坯匠人会署上孟臣款识,就连紫砂泰斗顾景舟,也曾在其制作的水平壶上钤盖“荆溪惠孟臣制”的款识,足见孟臣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随着时间推移,水平壶的样式也从单一逐渐走向多元,而顾景舟大师所制的5款制式不一的水平壶,更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顾景舟水平壶款式1
顾景舟的水平壶主要创作于他壶艺生涯的早期,款识多样,常见的有“墨缘斋意堂制”底款、“景记”把款,也有“墨缘斋制”底款,部分作品还钤盖“荆溪惠孟臣制”。
顾景舟水平壶款式2
他所制的水平壶,每一件都做工精细,款式丰富,在选泥上极为讲究,基本都采用朱泥制作,烧成后色泽红润鲜亮,整体风格简约雅致,透着一股灵动之气。

顾景舟水平壶款式3
时间回溯至上世纪40年代,顾家曾接到一笔来自上海“铁画轩”的大宗订单,对方要求定制一批小水平壶,每把定价2角钱。接到订单后,顾景舟与艺人沈孝鹿携手合作,这批定制壶的底款统一使用“墨缘斋意堂制”,壶把梢处则印有小印“景记”。
顾景舟水平壶款式4
制作过程中,顾景舟技艺娴熟,操刀自如,各道工序行云流水,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琢,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浑然天成,既蕴含着工艺的巧思趣味,又兼具实用价值,真正做到了寓理于趣、寓赏于用。这种得心应手的创作状态,正是他将心中构想与手上技艺完美融合的体现。
顾景舟水平壶款式5
尽管顾景舟的这些水平壶多为商品壶,但丝毫没有降低其艺术价值。壶身线条流畅优美,形制匀称挺拔且手感柔和,触摸时细腻温润,色泽光洁纯粹,既有着精巧的艺术质感,又具备极强的实用性,让人一见便心生喜爱,爱不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