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炉壶

传炉壶

类型:圆器

在台湾戴氏祠堂“谯国堂”内,有楹联“诗礼家声远,传炉世泽长”。

“传炉”如何恩泽后世?炉,贮火之器。古鼎即炉。铸鼎乃王道之业,禹铸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鼎。

王煕臣紫砂壶

王煕臣传炉紫砂壶图片

18岁成名的贾谊,认为天地就是一个炉子。贾谊在《鵩鸟赋》中感叹:天地是炉,造化是匠;阴阳是炭,万物是铜。聚散生灭哪有一定?千变万化没有终极。偶为人形,不值得留恋;死亡只是变异,有什么值得忧患。智慧浅小者,只顾自身,以他物为贱,以自己为贵;智慧者眼界开阔,没有事物不可合作。

俞国良紫砂壶

俞国良传炉紫砂壶图片

传炉壶仿“传炉”之型,寓意饮茶延年,期盼“茶寿”。

中国的道家认为,金木水火土可生成万物,东西献北中可构成—切。玄武、朱雀、青龙、白虎被道家鼓吹用以镇守四方。

冯桂林紫砂壶

冯桂林传炉紫砂壶图片

“传炉”在手,即把持了上下左右中:

壶盖居上,上为北,玄武当权,北方多水,圆润、饱和、可疏而不可堵。

壶足在下,下为南,朱雀昭旺,南方多火,升腾、昌彰,稳而不可激。

壶流耸左,左为东,青龙腾达,东方多木,婀娜、摇曳、可扬而不可抑。

壶把悬右,右为西,白虎守护,西方多金,刚烈、硬朗、可曲而不可断。

壶体守中,中为主,泰岱高壮,中方多土,包容、丰盈、可腴而不可瘠。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传炉紫砂壶图片

传炉壶造型有哪些主要特点?

壶身四方,方中有圆,几无棱角;底、腹、口规矩而挺拔有力;四足鼎立,圆中寓方,曲线强劲,足外缘与壶身外缘等齐;三弯流曲折自然;把手方中带圆;全器昂扬挺拔,威严稳重,古朴典雅,浑厚端正,比例恰当。

吴云根紫砂壶

吴云根传炉紫砂壶图片

关于传炉,有这样的说法“何谓传炉,传者,动也;动者,水也;水者,智也。炉者,鼎也;鼎者,火也;火者,礼也。”传炉壶稳重大方、古朴雅致,虽然属方器,但是边角圆滑,使此壶有着青铜器般的庄严与敦厚,又有瓷器般的圆滑流畅。此壶在悠悠古韵盎然之中方圆交替,妙不可言。


 --- 淘壶人馆藏精品传炉壶 --- 

李宝珍紫砂壶

李宝珍制 传炉壶

四方传炉壶为清末民国时期较为流行的壶式之一,灵感源于青铜器,自侧而视,壶身浑圆,俯而视之,形为四方,似将天地方圆的道理寄寓其中。此件传炉壶为李宝珍的毕生经典代表作,采原矿老底槽清制成,是其当时在铁画轩时所作。

容量670CC大品,壶身硕大,气韵饱满,方中有圆,挺匀有力,堪为壶中佳作。三弯壶流粗短,环把圆中带方,四足如鼎分立。壶身由民国著名陶刻家吴汉文(号跂陶)铭刻,正面陶刻篆书“传炉”,落款“壬戌夏月跂陶书并刻”,反面刻绘秋菊。此壶经过百年洗礼,老味浓郁,古雅大方,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陆虹炜紫砂壶

陆虹炜制 传炉壶

陆虹炜此炉,器型沉着稳重,棱角浑朴有致,底、腹、口规矩而挺拔有力,流嘴自然,钮圆适度,壶盖与壶身过渡相融,底部四足稳而秀巧。整器做工精细,浑若天成。形态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比例均匀,珠圆玉润。

炉,贮火之器,四方,大地之形。传炉之型,合道家之意。四方传炉壶融方器之端正与青铜器之威严于一体,气势大方,而不生硬,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是当代紫砂茗器的经典器型之一,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周国强紫砂壶

周国强制 传炉壶

此壶取自经典器型传炉壶,因成型技艺难度高,极为考验制作者功底。作者精选原矿民国绿泥,全手工制成此壶,浓郁古朴的泥色,加之粒粒砂感,尽显传炉之古韵。整壶造型仿若一香炉,壶身骨肉亭匀,上丰下敛,轮廓清晰,线条流畅。流、把自然胥出,挺匀有力。底作四钉足,稳而秀巧。

壶身由毛国强大师入室弟子沈跃平陶刻“功存悦志”,表以高雅情操,反面融汇瓦当元素装饰,古意悠扬。整壶做工精细,浑若天成,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气韵充沛,足见作者功底之扎实,赏用皆宜,值得收藏。


范建中紫砂壶

范建中制 传炉壶

范建中老师此款紫泥《传炉》壶是380cc大品,方唇而壶盖上隆,中设提钮,短颈,鼓腹,下设四乳丁足,前侧流嘴呈三弯式,后设圆把,方中有圆,圆中寓方,挺匀有力,实乃刚柔并济之器也。

更兼之壶身五色陶土装饰,色彩游离变幻,华美非常,描画流传千年的传统回字纹更添古拙雅意。好壶,当请君共赏矣!


袁辉紫砂壶

袁辉制 戗金传炉壶

此壶取自经典器型传炉壶,因成型技艺难度高,极为考验制作者功底。此壶选用原矿朱泥精制而成,质地细腻,色泽温润雅致,与传炉之古朴气质相得益彰。

整壶造型仿若一香炉,壶身骨肉亭匀,上丰下敛,轮廓清晰,线条流畅。流、把自然胥出,挺匀有力。底作四钉足,稳而秀巧。戗金工艺装饰,更显高雅气韵,赏用皆宜,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