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壶型 壶型详情
梅花傲雪凌霜,自古就象征着不趋荣利,坚强、高雅、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民间也是传春报喜的象征。
古诗词中“梅”的意象颇受诗人词人的青睐,吟梅诗词甚多:“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清 申锡白泥梅桩紫砂壶图片
梅桩壶的壶体以一截梅桩为造型,壶嘴、壶钮及端把均为梅枝状,小巧精致的梅花自壶钮及壶把处自然胥出,正、侧、反姿态各异的花苞疏密有致的分布于壶体,平添一份柔美。
壶身突出梅桩苍劲的节疤,纹理清晰,有一种参差之美,娇艳的梅花和老辣的梅桩形成强烈的反差,寓『枯木逢春』之意。
▲何道洪梅桩紫砂壶图片
壶形、色、工各方面均独树一帜,用堆花手法,以梅桩、树皮及缠枝塑造成型,成壶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 淘壶人馆藏精品梅桩壶 ---
范洪泉制 双色梅桩壶
此壶为范洪泉大师上世纪90年代的精品之作,以梅入壶,采用原一厂老紫泥作胎,泥料纯正,色泽温润古朴,成色极佳。壶身以一截高梅桩为形,气势充沛,壶面贴塑瘿节树皮疤痕,展现梅桩之古老韵味。流、把、钮宛若梅枝自然胥出,挺拔向上,弯流与壶身姿态相呼应,出水极为爽利,壶把端庄秀美,枝节自两侧蔓延至壶面,朵朵梅花绽放,极富生趣。
整壶造型设计精妙,细节刻画入微,600cc大容量,制作难度颇高,作者用完美的比例,流动的线条,将梅桩之苍老遒劲演绎得淋漓尽致,张力十足,妙趣横生。实属赏玩俱佳之传世茗器,收藏价值极高,藏家不容错过。
王铭东制 梅桩壶
此件梅桩壶,为作者于癸酉年(1993年)摹古陈国良大师经典梅桩风格而作,不仅在手法、风格上极为接近陈国良梅桩,还融入了道洪之风,凸显出粗犷豪迈之感。530CC大品,成型不易,作者选取原一厂老紫泥精心抟制。
嵌盖与壶身严丝合缝,整体呈现为一节倾斜的梅桩之形,壶表塑造出不规则的凹凸状,分布点点瘿节以及树皮撕裂纹理,还原梅桩的天然形态,形神兼备,细致入微。弯流、执把、桥钮皆塑以梅枝,弯折有致,犹如天成,各自顺势胥出几段嫩梅于盖面、壶身,老枝遒劲,梅花娇嫩,对比生动。整壶精工细作,神乎其技,在手法上极为接近陈国良梅桩,实为经典重现,值得赏玩。
潘子龙制 梅桩壶
梅桩壶为潘老师选用原矿底槽清泥料制成,壶身造型古朴质真,将梅桩之老辣、拙味,简洁凝练地融于一壶之中。壶身取自一截梅桩,流把钮皆为梅之型,身筒上下封合,嵌盖,平肩,浑然一体。
壶身以推、塑、雕多种工艺技法,制作出沟痕赫赫、皲裂褶皱、瘿节老皮,手法老到,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尽显梅之沧桑遒劲之感。至于壶身、壶盖贴塑的梅花,凌寒默默开,平添几分生机与暖融的春意!
范旭东制 梅桩壶
此件梅桩壶选用原矿老紫泥制作而成,泥色紫润而胎骨坚致。身筒取梅桩一段,正面塑出撕裂的纹理,嵌盖呈不规则形状,严丝合缝,浑然一体。流、把、钮皆为虬曲的梅枝形态,颇具力蕴,各延伸出两节嫩枝,树皮肌理、瘿节刻画得自然逼真,贴塑的朵朵梅花立体生动,留白处镌刻“寄傲”二字,意为寄托旷放高傲的情怀。
梅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千百年来被文人墨客所赞颂,作者引梅入壶,老桩与新枝的强烈对比,更突显出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顽强气性。
余健制 梅桩壶
此壶为作者选用原矿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质细腻,触之温润。壶身作一截梅桩,在肌理上作减法,以瘿节纹理装饰,在突出梅桩苍劲的同时,又显清丽雅致。
钮、流、把化作梅枝虬曲而出,姿态各异,于盖面、壶身绽开朵朵梅花,雅韵横生。出水爽利,性价比颇高,是一款非常实用的精工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