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舟石瓢壶

景舟石瓢壶

类型:圆器

景舟石瓢壶,古称“石铫”,这个称谓直到顾景舟援引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开始,才变为“石瓢”并正式沿用下来。石瓢壶自古就被文人墨客所激赏,被称为“壶中君子”,石瓢的壶型在历代大师的承袭变化之下,有很多的种类,其中较著名的是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景舟石瓢和子冶石瓢一样,都是以人名来命名的。景舟就是顾景舟,他是20世纪伟大杰出的紫砂艺术家。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景舟石瓢紫砂壶图片

景舟石瓢,是他的一个代表作品。顾景舟曾经在上个世纪40年代末,制作了几把大石瓢壶,赠送给上海的几位文人、书画家。这里面包括江寒汀、吴湖帆、唐云。近些年来,这几把壶在拍卖会上屡次出现,成交价格都在上千万元。可能大家会认为“景舟石瓢”是顾景舟原创设计的,其实并不是。早在顾景舟之前,就有人做过这样的茶壶,这个人就是陈光明。他是清末紫砂艺人,年龄比顾景舟要大上五十多岁。陈光明制做的石瓢一般被为“光明石瓢”,而景舟石瓢就是在光明石瓢上稍作修改得来,对比看这两把壶已经非常接近了。

顾景舟紫砂壶

顾景舟景舟石瓢紫砂壶图片

景舟石瓢壶是典型的石瓢造型,壶身接近梯形,重心稳定,比例恰当,曲线柔和流畅。它的壶钮是大方桥梁钮,直嘴粗壮,简洁有力度暗接于壶身,仿佛是从壶身中自然生长出来三角壶把,浑厚有力,壶底有一定的弧度,三足是钉足,又称围棋足,形如围棋子,足与底面结合是明接的,清晰利落。景舟石瓢它是一个具有肉感的壶型,气足饱满、雄浑有力。


 --- 淘壶人馆藏精品景舟石瓢壶 --- 

王旭生紫砂壶

王旭生制、吴东元刻 景舟石瓢壶

此件石瓢,为王旭生采徐汉棠大师家藏原矿老紫泥全手精制,壶身取势扁稳,自肩部向下渐次丰盈,饱满的壶腹线条内敛,毫无臃肿之态,壶底置三枚棋形底足均衡托举,平盖略出口沿,桥钮融于盖面。壶嘴作直流式,昂首挺立却含蓄其锋,三角把舒展开阖,力道下沉,与敦实的壶体相呼应,共筑沉稳和谐的整体气韵。

壶身由吴群祥弟子吴东元操刀,正面镌刻“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旁署“乙巳夏 半丁”款,反面刻绘竹枝竹叶,舒朗飘逸,清雅俊秀,书画皆借鉴顾景舟赠予戴相明之石瓢原件壶铭,而又融入个人风格与审美,极具观赏价值。两大实力派陶手联袂演绎,且该陶刻内容仅此一件,值得收而藏之。


胡海菲紫砂壶

胡海菲制 景舟石瓢壶

此壶为作者选用原矿紫泥,摹古精工而制,泥色温润,上手舒适。胡海菲老师专注各式经典石瓢,运用传统纯手工成型技法,将景舟石瓢丰润饱满、骨肉亭匀的特点充分展现,曲线柔和流畅。

整体力道、气韵、各部件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泡养效果出色,实为一把好料精工的泡茶利器。


储新强紫砂壶

储新强制、许文军刻 景舟石瓢壶

此件石瓢壶,摹古紫砂泰斗顾景舟之经典,采家藏老底槽清,全手工制作而成,身筒扁圆饱胀,上窄下宽,极富稳重感,平盖略扁,盖钮似缓坡拱桥卧波,壶底分置三只棋足,筒状直流与壶身暗接,衔接不见痕迹,倒三角把外圆内平,手感极佳。

壶身由陶刻名家许文军精心装饰,正面刻绘一段梅枝旁逸斜出,梅影点点,暗香浮动,反面镌刻“细嚼梅花雪乳香”,为复刻顾景舟原件壶铭。整器比例协调,线型流畅,气度简洁大方,颇有顾壶风范,加之容量适中,实用性强,可谓高性价比之作。


何华林紫砂壶

何华林制一泉书铭 景舟石瓢壶

此壶为作者以景舟石瓢为型,以黄龙山原矿大红袍作胎,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色明润雅致,造型简约大方。壶身呈八字造型,丰润饱满,曲线柔和流畅,平压盖、桥钮,拿取自如,直流简而有力,出水顺畅,三角壶把上丰下敛,与壶身之型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底部三乳足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

壶身由一泉(徐囯忠)铭刻,正面刻绘芦花摇曳,反面陶刻李煜《望江南·闲梦远》诗句“芦花深处泊孤舟”,清韵绵长。整器骨肉亭匀,气韵充沛,成色佳,易泡养,是一把非常实用的品茶利器,性价比颇高。

相关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