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紫砂壶型 壶型详情
松象征刚直、坚毅的高尚气节,与竹、梅并称岁寒三友,它的君子品性令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古往今来,是无数艺术家争相表达与诠释的意象。
▲陈鸣远松桩紫砂壶图片
松桩壶造型通体以一截松树桩为形,树皮剥落之处,斑驳嶙峋,灰色粗皮纹路,去皮露骨处为段泥调砂,相映成趣。壶身、流把以松树枝巧塑而成,枝干、树瘿刻划精细入微,自然生趣。
▲朱可心松桩紫砂壶图片
盖钮皆做松树枝节,与壶腹浑然一体,平口嵌盖,严丝合缝。绿松果、褐松果、翠色针叶疏松、田黄结痂散落于壶上,鲜活巧妙、生意盎然。作品通体气格高古,韵之清绝。
--- 淘壶人馆藏精品松桩壶 ---
范国华制 松桩壶
此件松桩壶,为作者采原矿紫泥,以全手薄胎技法精制而成,壶体取材一截异形松段,身筒呈自然前倾之姿,似老松历经风霜仍傲然挺立,壶表模拟松皮脱皮露骨之态,尽显岁月沧桑。平肩与不规则形平嵌盖吻合贴切,壶钮、壶嘴与壶把皆塑作弯折松枝之形,宛如从树桩壶身中自然生发而出。
枝梢延伸处点缀数簇松针贴塑于壶身、盖面,疏密有致,为整器增添了灵动生气,令装饰更显丰富层次。通观整器,得苍松之劲骨,含传统之雅韵,繁复细节与整体气韵浑然相融,于逼真肌理中暗藏生机,实乃形态与意蕴兼备的匠心之作。
范萍制 松桩壶
此件松桩壶,为作者选用原矿红皮龙作胎,全手工精制而成,壶体为一截松段造型,凹凸随性,一派苍劲挺拔之姿。外壁贴塑层层迭迭的松皮,沧桑嶙峋,抚摸触感逼真,局部塑出数个瘿结,并于正面模拟树皮撕裂的疤痕,自然气息扑面而来。
流、把、钮宛若枝节胥出,虬曲合度,劲而有力,盖、身点缀松果、松针,尽显松之蓬勃生命力,装饰复杂却不繁琐,体现出绝佳的审美水平。松乃岁寒三友之一,是传统艺术创作中的重要题材,历史上诸多紫砂名家都曾以其入壶,范萍此器师古而不泥古,极具个人风格,工艺精美绝伦,设色大胆而巧妙,欣赏、把玩、使用皆宜。
范志朋制 松桩壶
全手松桩是范志朋老师的经典代表作品之一,壶身聚集松、竹、梅三种元素,多色泥色饰,色调搭配得体,整器色彩丰富,极具美感。壶身为一截松桩,遍布老辣、褶皱的树皮,流把钮为遒劲的枝干,横贯中线,比例协调,左右呼应。
壶身正面一处树皮空出,斜斜伸展出一截梅枝,三四朵腊梅花缀在枝头,鹅黄色调淡雅但十分亮眼;反面两三节竹段,直直生长出竹枝,竹叶空灵俊秀,汲取阳光雨露;嵌盖壶钮侧生出松枝,古旧的松桩旁松叶映出浓浓的绿意,富有生机、活力!
范旭东制 松桩壶
松桩壶为范老师精选原矿青灰紫泥,全手工精制而成,泥色老沉,手法老辣,此壶师法自然而不拘泥于自然,塑得生动传神、得自然真意之妙器。壶身为松桩之形,以精细手法细致贴塑松皮,层层堆塑不仅增强了松皮的层次感,更显老味。塑几处瘿节疤瘌,断层的肌理,豁开的木纹,生动逼真。再塑松针,层层覆盖,彰显生机与活力。
嵌盖上以松桩扭转为钮,流、把亦为松桩造型,整器气韵协调,浑然一体,仿生逼真。壶底由许文军老师陶刻铭饰,“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落款“文君书”。此为唐代太上隐者的《答人》诗中句,不仅贴切此壶主题,更有悠然意境,妙哉!
周功梁制 鸣远松桩壶
此壶为作者摹古而作,采用原矿紫泥精制而成,泥色温润,与松之朴雅相得益彰。通体造型古朴自然,壶身作松树桩形,树皮斑驳嶙峋,惟妙惟肖。流、把、钮以松枝巧塑而成,枝干、树瘿刻画精细入微,极富生趣。壶身、盖面松针雕琢精细,肌理疏密得当,虚实相应。
整壶集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制式严谨,泥塑精美,层层迭迭,韵味十足,尽显勃勃生机,是一把欣赏、把玩、实用的花器佳作,值得把玩。